如何判断律师是否靠谱
日常的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学法律出身的,因而对法律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生活当中如果遇到一些糟心的事情,往往就需要专业的律师协助解决,例如:交通意外、劳资纠纷等相关问题。目前律师的数量较多,不同的律师,相应的专业水平有所不同。因而人们在聘请律师的时候,往往就会咨询到,如何判断律师是否靠谱?等相关问题。其实在对一个律师靠谱与否进行判断的时候,则应当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性考虑。
其一、应当要对律师的收费情况有所了解,一般情况下,律师的收费透明化,则是比较靠谱的。如果一开始连诉讼费都没有讲清楚的律师,那么则很难保证,在对待案件的时候,能够周密严谨,认真负责。我们要找律师的话,就应当要找头脑清楚,讲话清晰明了。一个连基本的费用情况,都无法准确描述的律师,想要靠谱是挺难的。
其二、具有风险提示的律师,往往是比较靠谱的。对于人们来说,在找律师的时候,刚开始接触到,律师就满口打包票,能够确保这个案子怎么样?这样的律师,一般是不靠谱的。一般情况下,专业学习法律的人士都知道,应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案子所牵涉到的细节相对较多。在案情并没有完全了解透彻之前,没有人可以随便确保案件的走向。一般情况下,如果是一名好的律师,往往是会直接告知案件的最坏结果,是给委托人风险提示,是负责任的表现,是值得信任的好律师。
其三、不断询问案情的律师靠谱,人们在约见律师的时候,前后十分钟就了事,说明这个律师不靠谱。真正负责人的律师,对案情的询问是非常具体的。只有不断地深入了解案件本身,发现案件漏洞,才有可能帮助委托人打赢官司。
其四、调查其服务过的客户。律师在代理合同洽谈过程中,往往宣扬自己曾代理过某某大公司的业务,因为这一做法对后续拓展新客户有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但如果想核实律师是否为某公司提供过服务,在以前往往很难证实,毕竟不能直接给某公司法务部打电话询问该律师是否曾为他们提供服务,评价如何。
但目前借助大数据,通过Alpha大数据库、理脉、无讼等裁判文书网站,很容易就能查询出律师曾经代理的案件以及当事人信息。而客户则能从查询到的相关诉讼记录中确认律师曾为某公司提供过服务,从而获得判断律师专业能力乃至个人品质的相关依据。
其五,考核律师办案能力。就个人经验而言,在找到律师此前承办的案例后,笔者会着重阅读审判文书中原告(或者上诉人)的事实与理由部分,以及被告(或者被上诉人)的答辩部分,因为这些部分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律师在法庭上的表现。
首先,案件的判决结果与律师的主张在多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律师的法律分析最终是否被法官采纳;
其次,律师在做案情陈述的时候,有无提出对案件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细节。正如姜神所说,法官即便对案件审判结果的大致方向有判断,但对于案件具体的细节一定存在疑问,而律师通过自身勤勉的工作细致地梳理案情、发现并提出关键细节,能够影响法官对案件的判断。在诉讼中能够发现客户没注意到的关键细节,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靠谱律师的重要素质;
最后,律师在庭审过程中的逻辑思维是否严谨一致。因为在庭审过程中,有些律师会被法官的问题问倒,甚至前后表达的观点自相矛盾,这对判决结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对如何判断律师是否靠谱?问题回答的时候,除了上述几点之外,还有一点则是细分专业的律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