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三个特点
农业生产三个特点
现今的农业生产种糧大户是耕种收郄是机械化了,也还有一部分散户乃纯收工操作,耕地沒有牛用的是锄头,七坑八垅只能是肩挑背驼,与解放前一样落后,不过是很小一部分,基本都荒芜。
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就是在干旱和半干旱等地区,以保水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是:(1)种植谷子、糜子、高粱、豆类、薯类、莜麦、胡麻等抗旱品种。。(2)推广应用秸秆和薄膜覆盖节水保墒栽培技术(如地膜覆盖红芸豆套玉米立体种植技术、地膜覆盖谷子、黍子膜侧间作技术、玉米半耕整秆半覆盖保墒耕作技术、玉米秸秆地膜双覆盖保墒栽培技术等)。
丹麦农业受惠于适宜的气候条件。这里夏季不很炎热,平均气温在16.4摄氏度,而冬季严寒持续的时间很短。丹麦年降雨量664毫米,各地降雨量的分布不均匀,土壤条件差异也大,有利于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它生产的食品足以养活150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可养活225个人。20世纪前半叶,丹麦农场尚有20万个左右,50年代以后,农场数量逐步减少。1999年,丹麦农场总数是55800个,平均每个农场有耕地为47公顷;这两个指标在1970年分别为140200个和21公顷。现在的趋势是农场规模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单位的数目减少,2000年农场的数量进一步减少为52662个。 丹麦农业总收入的77%来自于畜牧业,23%来自于种植业。谷物生产占农业的一半,2/3用于饲料,主要用于喂猪。饲料基本自给,只进口蛋白质含量高的粗饲料。1995~1997年间,丹麦农业的年净收入总额约为70亿丹麦克朗,1998年以后收入额显著下降。1999年,丹麦种植业全职农民的年收入为168000丹麦克朗,养牛及牛奶业的年人均净收入为179000丹麦克朗,养猪业则为188000丹麦克朗。种猪场年产2500头生猪。猪场越来越专业化,25%的农民有4/5的产量。丹麦共有牛200万头,其中70万头是奶牛,每年产450万吨牛奶,每个奶农保有约50头奶牛,每头牛每年产7500公斤牛奶。每年产17万吨禽肉,2/3出口。420万只母鸡,保证国内消费。丹麦全国2/3的农产品输往国外,其中57%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在欧共体之外,日本和美国是丹麦农产品的最大市场。丹麦每年产生猪2100万头,3/4出口,占丹麦出口额的7%。1999年,丹麦农产品出口总值达到500亿丹麦克朗,农业产业自身引起的进口为150亿丹麦克朗,丹麦农业是净出口产业。近几年丹麦农产品市场不很景气,1994~1999年,农产品价格下跌了14%,而同期一般价格水平上升了15%。 丹麦全国有10万人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另有10万人从事农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业。丹麦的农产品加工业十分现代化。全国45个奶品加工厂处理了全国生产的牛奶,3个大型屠宰加工企业也满足了全国的需要。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概括为三点:
一、农业技术的主流是精耕细作;
二、以种植业为中心、农牧结合、综合经营的广大农区与以游牧为主的广大牧区同时并存和相互补充;三、各地区各民族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我国古代农业是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汇中向前发展的。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这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的革新、灌溉、施肥技术等),进行细致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是中国古代农民的伟大创造,为中华文明持续而不间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古代农业经济的三个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农业生产三个特点“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