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违反侵犯劳动者
企业违反侵犯劳动者
现在是法制社会,不存在不敢告一说,员工没告公司,只是在权衡自身利益而已。
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情况有很多种,比如:
1、不签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签订不合理;
3、不给员工缴纳或不按足额缴纳社保公积金;
4、要求员工加班但不给员工加班费,
5、拖欠发放工资;
6、逼迫员工签订不平等协议,比如强制降薪;
7、单方面辞退员工不补偿等。
对于职场人来说,或多或少了解或亲身经历上面描述的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情况,没有去告公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从众心理,公司所有人都是这样。
我朋友新入职一家公司,办理入职手续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里面的薪资条款写的是基本工资,并不是面试offer中承诺的全额固定工资。她问办入职的HR,希望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全额固定工资,没想到HR说,公司所有人都是这样签订的,没有问题的。朋友虽然知道这样不合法,但是一是觉得不想失去这个新工作,二是觉得既然大家都是这么签的,我这么签应该没问题,于是就签了。
很多时候,由于从众心理,其他人也是这么办的,那我也不纠结了吧,公司员工都是这样签劳动合同的,公司同事都是没有加班费的,公司都是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公积金的,公司其他同事都在这份不平等协议上签字了……因此即使知道公司这么做违反了《劳动法》,但没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做出头鸟。
2、员工处于弱势地位,举证困难。
职场上,员工永远处于弱势。很多公司知道自己的操作违法,为了规避风险,专门请了专业的法务团队为自己保驾护航,把违法操作做的滴水不漏,让员工很难找到证据,找不到证据,那么在仲裁时胜诉的难度很大。
比如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是实行不打卡的,但加班却非常严重,不打卡就难拿到加班的证据。
有的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填写的是基本工资,另一部分以补贴形式发放,员工在签订时认为只要如数发放就行了,但如果哪天公司将补贴这部分砍掉了不发放,员工举证时就很困难。
3、耗费精力大,维权成本高。
公司有专业法务团队,但作为员工个人,只能自己去请律师,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另外,劳动仲裁比较耗时,短则几个月,长则半年一年。意味着员工维权要一直跟进此事,耗时又耗精力。
我知道的一位朋友因为公司单方面违法辞退,去劳动局把公司告了。公司收到开庭通知是在3个月后,仲裁时间是在他提起诉讼后5个月后,开庭结束后,仲裁结果在开庭结束后2个月才出来,总共历时7个月,而且只是赔偿了一部分钱。自己还支付了几千块钱的律师费。一场诉讼下来,耗时耗力,还承担着心理压力,让想去告公司的员工“知难而退”。
4、怕影响找新工作。
公司通常只会在员工因个人原因离职并正常办理离职手续后才会开具离职证明,员工担心告公司后,离职时公司会在离职证明上面描黑,会影响下一份工作入职;另外,找新工作时,一些正规的公司都会进行背景调查,如果发现员工在过往工作经历中有过劳动纠纷,通常是会有顾虑的。
基于上面的原因,员工明知道公司违反《劳动法》,但仍没有去告公司。不是不敢告,而是个人利益权衡后的选择。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我是@花姐说职场,欢迎关注,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个赞吧!
企业违反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不签定或不依法签定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医保,工伤险,不按时定额支付工资和加班工资,不提供劳动保护,侵犯职工劳动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因此,工会对用人单位依法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起到监督作用。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如果劳动者因劳动合同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还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我国《工会法》第22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权益的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改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1.克扣职工工资的;
2.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3.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4.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5.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劳动者辞职的理由千百万,而用人单位违法《劳动法》,则只是员工辞职一种理由!至于劳动者为什么不敢以此为由而提出辞职,则可能有多种原因!
1、劳动者对《劳动法》内容的缺失,或者是一知半解,不知如何维权。
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违法《劳动法》的是一些中小企业居多,因此在这些企业的劳动者,普遍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即使能了解一些相关法律条文,但对如何维权程序不太清楚明白。
所以,面对这些情况,很多时候劳动者都只会采取逆来顺受的接受现实。
2、劳动者对当前政府职能部门执法的不了解,导致他们不信任有关部门的执法。
很多时候,劳动者只要一提起《劳动法》,都会习惯性的认为政府职能部门是为企业说话的,不可能来帮劳动者说话!
这已经是职场劳动者一种非常普遍性的思想认识,因此,他们也都会觉得即使用人单位违法,最终都是以不了了之而结果!
既然如此,那我辞职告用人单位还能有意义和作用吗?
所以,这是劳动者一种错误的判断认知,导致了他们不敢辞职。
3、劳动者可能由于自身家庭经济的困难,导致他们不敢为此而辞职。
现在很多的劳动者都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甚至是唯一的来源,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睡,都只能靠劳动者一人!
面对这种强大的家庭经济压力,他们不能、也不敢失去自己的工作,即使用人单位违法,他们也只有忍气吞声的忍耐,唯恐失去家庭经济的来源。
这种情况也迫使劳动者不敢轻易辞去眼前的工作,毕竟他还是会权衡自己的得与失!
4、劳动者个人能力的限制,导致他们不敢随便辞职!
由于这些劳动者普遍文化素养不高,个人工作能力不强,导致他们辞职之后,找工作会显得较为艰难!
这也是很多劳动者在面对企业违法之时,很难做出辞职的决定!
毕竟像这种技术性不强的工作,肯定是竞争非常的激烈,如果劳动者冒然辞职,将很难再找到眼前这样的工作!
这也是导致很多劳动者面对企业违法时,不敢辞职的原因。
5、劳动者担心维权时间过长,自己无法承担此过程带来的损失,会感到得不偿失。
很多时候,企业就抓住劳动者无法耗这个仲裁判决的时间,承担不了这个维权过程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也是这个样子,一旦通过法律维权通常会花两三个月的时间,维权的花费不高,但此过程中,劳动者花费的时间精力较多,都是靠打工过生活的劳动者,又如何能承受这个损失呢?
6、可能用人单位存在一些非法手段,对劳动者形成恐吓或威胁,导致劳动者不敢辞职维权。
前不久网络不是报道了,有5、6名劳动者辞职维权,结果被用人单位顾人将其暴打一顿,最后这几名员工,不得不为了生命安全,逃离当地!
所以,这也是一些劳动者不得不顾的地方,觉得胳膊拗不过大腿,只有接受企业违法的行为!
当然,劳动者面对企业的违法行为,不一定非要采取辞职的方式,也可以主动向企业工会反映,由工会组织代表与用人单位沟通协调处理!
不过这种做法,最终也很容易导致用人单位的报复排挤,可能失去工作!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国家的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处理的力度,这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企业违反侵犯劳动者“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