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计算方法
诉讼时效可以中止、中断,即使过了诉讼时效也并不意味着就不用还了。债权人仍然可以将债务人告上法庭,法官并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条款,一般只有债务人明确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经法院查证属实,法院才会做出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此时债务人就可以不用再偿还债务了。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19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对于借款合同纠纷而言,依据《民法总则》第188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一般从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开始起算,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向债务人催要过借款、提起诉讼、仲裁或者债务人同意履行的,此时诉讼时效期间就中断了,重新开始计算三年诉讼时效。
因此,只要债权人不断地向债务人催要借款,每一次催收都会中断诉讼时效。催收方式很多,可以发短信、发催收通知单、发律师函、甚至还可以采用公告方式催要借款,也可以采用法院起诉、仲裁中断诉讼时效。这样就可以有效防范此类法律风险。
感觉回答不错,请记得点个赞哦,如有法律问题可以点击关注并私信我。
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该条规定了我国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起点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起开始计算。 依据我国的民法规定,诉讼时效可分为三种: 1、普通诉讼时效:即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法律对一些特别的民事权利,有必要适用更长或更短一些的诉讼时效期间。如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的情形有:(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期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务被丢失或损坏的。另外,法律规定涉外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期间为4年。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这是指权利人不知道也不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在此情形下,诉讼时效期间从侵害之日起计算20年,超过20年的,法院将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是从违法或违约事实出现之日开始计算,通常为违法行为发生之日,或者合同约定履行期已到,但对方未履行。
民事诉讼时效的计算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诉讼时效计算方法“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