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
亲情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法割舍的,而亲情往往也有远近之分,而这种划分主要就是依靠血缘关系进行划定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划分,所以在继承和法定继承人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在进行继承的时候,我们必须充分了解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在我国法律中,对于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都有了相关的规定。如果对我国继承法规定的内容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能够有继承权的,主要就是配偶子女父母,此外还有兄弟姐妹祝父母以及外祖父母等等。除了配偶之外,这些都是跟当事人有血缘关系的,但是在存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按照继承顺序来进行划分。
了解继承顺序和法定继承人范围是很关键的,如果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的内容进行划分的话,那么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主要就是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和兄弟姐妹,当然还涉及到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等。
首先,配偶是法定继承范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办理了离婚或者是处于非法同居状态的话,那么,这些情况男女双方都没有相互继承的权利。
其次,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中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子女继承,子女继承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不仅仅有正常合法的夫妻,生育的子女,而且还有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都有相应的继承权。
第三,父母同样也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这里所指的父母不仅仅包括生父母养父母,还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等等,这些人群同样具有法定的继承权。
第四,在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中,还包括了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范畴也是比较广的,不仅仅有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还有同父异母的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也可以是养兄弟姐妹,如果这些关系之间存在着抚养关系的话,应该相互享有继承权的。
第五,在我国法律所规定的继承范围之中,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同样具有继承权,无论是亲生的外祖父母,还是养祖父养外祖父母等等,只要有抚养关系的记忆祖父母和记忆外祖父母,这些人也同样具有法定的继承权。
遗产分配比例图
不过在这些人享有法定继承权的时候,按照我国的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失配偶的儿媳,对公婆或者丧失配偶的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所以他们也是法定的继承人,同样对于有外孙外孙女,同样具有法定继承人的资格,这种继承是代位继承的形式。
通过我国继承法,我们可以了解到继承顺序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如此广的情况下,其实法律还对继承顺序有了相应的规定,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如果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存在的话,第二顺序继承人是不能继承的,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情况下才可以有第二顺序继承人进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