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紧急避险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5
264
刑法上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法律上的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除去动机目的法定必须性外,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是要牺牲较小的利益保全更大的利益,才不负刑事责任。

乙将生命现实危险转嫁给丙,保全了自己的生命,却牺牲的是丙的生命,生命的价值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乙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乙的紧急避险行为导致丙死亡,当然谈不上故意,但是过失却是客观存在的,一是因为他的避险方法是不当的,二是他牺牲的利益也不符合法律规定。所以他不仅应当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还要承担相当的丙死亡的民事责任,因为他成为了受益人。

刑法上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民法上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另一小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是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的一种。特点是在两个合法权益发生冲突,为了保护某种较大的权益,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因而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成立紧急避险要满足以下条件:1.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损害。2.客观上具有正在发生的真实危险。3.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4.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紧急避险不是正当防卫,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向的区别:首先,对行为的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作为排除危险的惟一方法时才能实施;而正当防卫则无这样的要求,即使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用其他方法来避免损害,也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其次,对损害程度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允许等于或者大于不法侵害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合法权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刑法第20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法律上的紧急避险“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北京企业法律顾问哪家好

如果您是一家企业,那么“北京企业法律顾问”绝对是您必需的支持。作为企业法律顾问,我们的律师们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经验,可以帮助您解决所有的法律问题,为您节省时间和成本。 我们的律师团队非常了解企业的需求,因此我们能够在 ...
2023-03-27 11:02

净身出户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反悔则协议无效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之规定,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诉讼离婚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 ...
法律顾问
361热度

紧急避险的损失由谁承担

交通事故连带责任(损害赔偿)是指因挂靠、租赁、承包经营、借用等原因,形成车辆实际支配人与所有权人发生分离,为更好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在车辆实际支配人应承担赔偿责任时,车辆的所有权人应共同承担责任,6、肇事车辆司机执行职务过程中,擅 ...
法律顾问
491热度

父债子还有法律依据吗

我国《继承法》第33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 ...
法律顾问
553热度

电话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

电话录音是可以作为诉讼证据的,但在合法、有效的认定上具有一定的限制:1.提供电话录音等证据时,应当尽量用当时录音所使用的载体,例如手机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 的若干规定〉》第22条规定,调查人员调查收集计算机数据或者录 ...
法律顾问
806热度

没领结婚证的婚姻受法律保护吗

可以补办结婚登记的有以下两种情况:1、一种是同居的时间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按事实婚姻处理,这种情况除非双方愿意补办结婚登记,否则只能到人民法院起诉,不能到婚姻登记部门办理协议离婚,2、另一种是同 ...
法律顾问
120热度

遗嘱怎么写法律才有效

公证遗嘱在法律上证据效力是最强的,为了立遗嘱人的利益,公证机关对遗嘱内容保密,(二)、自书遗嘱,经由立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某年某月某日,(五)、无论在哪种形式遗嘱,立遗嘱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2)订立人在订立遗嘱期间是否具有 ...
法律顾问
403热度

手机录音可以当做法律证据吗

01手机里的录音要当证据必须合法任何证据要被最终用来作为证明当事人主张的支撑,都必须通过合法的形式搜集,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形式,因此,即使是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除非是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 ...
法律顾问
744热度

一方出轨净身出户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又一次吵架后,李芸逼着张永写下了一个“婚姻约定”:如果张永出轨,夫妻共同财产包括车子、房子均归李芸所有,张永净身出户,且李芸取得孩子抚养权,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话,双方可以在离婚协议书上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约定,出轨 ...
法律顾问
151热度

法律上的紧急避险

刑法上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 ...
法律顾问
264热度

事实婚姻受法律保护吗

在这个日子之前,如果男女双方之间同居,并且符合上述法律规定的,比如,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那么即便不登记结婚,也是可以认为属于事实婚姻的,事实婚姻具有合法婚姻除登记以外的所有必要条件,比如说男女双方、都达到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共同 ...
法律顾问
272热度

同居关系受法律保护吗

同居关系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并不属于违法行为,虽然之前会说非法同居,但是这个词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准确的,因为法律并没有禁止未婚的男女双方同居,那么根据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既然法律并没有禁止同居,所以同居肯定是允许的,只不过它不 ...
法律顾问
631热度

伪造他人签名的法律责任

签字是代表个人行使权利的象征,签名具有法律效力,伪造他人的签字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是光是伪造他人签名并不能构成刑事犯罪,还需要看 伪造签名造成的危害后果及社会危害性,综合判断是否构成犯罪,伪造合同属刑事犯罪(伪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
法律顾问
194热度

法律上小孩可以作证吗

从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当中,法律均规定证人的作证义务,以及不能作为证人的情形,也即是说,小孩只要符合作为证人的条件,同样是可以出庭作证的,我国民诉法和证据法规定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不能作证,没有规定证人的最 ...
法律顾问
773热度

微信承诺有法律效力吗

1.合同的形式不限于书面,可以是双方口头订立的,也可以数据电文的形式存在(也就是题主所提到的以微信为载体也是可以的)2.合同的成立是以受要约人承诺时即生效(该点涉及题主所提的效力问题),如果是微信的聊天记录,那么属于电子证据,2.《最高人 ...
法律顾问
805热度

什么情况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为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办法》在《广东省法律援助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六类免交经济困难申报材料的人员,分别为:群体性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为最大程度地保障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法 ...
法律顾问
342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