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最长需要多久结案
民事诉讼二审最长需要多久结案
民事诉讼案,一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六个月,二审结案时间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由于案情复杂或是其他的情况导致案件不能如期审结的,并不一定就是法官违法办案,但是法官应当将不能如期审结应当延长审限的情况向上级法院或是院长报批,经过批准的方能延长审限,否则,必须定期审结。
其次,经过批准延长的案件,也不是无限期延长的,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结案。
民事二审案件,民诉法规定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也就是说原则上二审案件必须在立案之后3个月内审理完结案。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院长批准是可以延长的。
诉讼过程中,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将会中止诉讼(也就是说暂时停止案件办理):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还要一种情况,当你的案件需要公告、鉴定、评估等情况时,这些期间都是不计算在民事普通二审这3个月时间内的,这些时间都可以扣除,所以案件的实际持续时间也有可能超过3个月。
还是建议题主和承办案件的法官联系,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一直没有结案。
民事案件二审多久开庭,没有规定,甚至可以不开庭审理,直接作出判决。
二审必须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之内结案。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第一百六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
二审审理审理期间一般为30天或三个月1、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2、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3、该审理期限为从立案之日起,一般还包含一个月左右的案卷移送时间。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民事诉讼二审最长需要多久结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