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二审多长时间结案
民事二审多长时间结案
三个月,可以延长3个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民事二审案件,民诉法规定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也就是说原则上二审案件必须在立案之后3个月内审理完结案。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院长批准是可以延长的。
诉讼过程中,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将会中止诉讼(也就是说暂时停止案件办理):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还要一种情况,当你的案件需要公告、鉴定、评估等情况时,这些期间都是不计算在民事普通二审这3个月时间内的,这些时间都可以扣除,所以案件的实际持续时间也有可能超过3个月。
还是建议题主和承办案件的法官联系,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一直没有结案。
谢谢邀请。
巜民诉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也就是说,民事二审从立案到结案,一般情况下需要三个月。但实际上有可能超过三个月。这是因为,一审宣判后,上诉人的上诉期限是十五日,被上诉人的答辨期限也是十五日,法院整理案卷、上诉状等有关资料,移送二审法院的时间是五日。这来来回回就一个多月。司法实践中,曾经发生过宣判时,当事人表示不上诉,最后时刻上诉的情况。一次,我审理一件民事纠纷,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当庭表示不上诉,此后十四天也都无异常。就在大家认为判决生效了,准备归档时,第十五天的下午,被告来法院表示要上诉。我告诉他,只要在今晚十二时以前,你都有上诉的权利,並告诉他上诉状的写法。他写好后,我问他为什么拖到最后才上诉。他说,原来不打算上诉,后听了别人的话,又想上诉试一试。可见,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作为执法机关的法院,只能准确地执行法律。
因此,二审民事上诉案件,一般情况下,立案后不会超过三个月就会结案。个别案情复杂,三个月不能结案的,经该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时间。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审法院应当在给予的审限内作出判决。此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按二审的审限进行审理,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人民法院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十日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但审理选民资格的案件除外。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民事二审多长时间结案“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