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修路需要农民自己出钱吗?
这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逐步加快。说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少不了农村的道路了,以前农村道路问题一直是阻碍农村大发展的障碍,近几年虽然有一定的改观,但农村道路建设现状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支持推动农村实现“村村通”工程,对乡村公路也出台了改造计划。不过农民们心中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修路不应该都是国家拿钱吗?为啥自己村子里修路的时候还要让村民们掏钱呢?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对农村公路的建设模式来进行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农村道路建设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农民自己筹资的方式进行建设,农村修公路,国家会补贴大部分的资金,剩余的小部分需要地方想办法,如果村集体财政能解决的就不用向广大农民收钱,如果村集体没钱,就只能让广大农民们自掏腰包了。
一般各地农村村务委员会都会对当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以说明,而且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中也有明确规定:村内小型水利、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环卫设施等公益事业应当采取国家奖补和村集体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另外对于农民房屋前后的道路、打井、建厕所等项目需由农民自己负责,国家会适当予以补贴。
按照这样的规定,也就是说村集体无法完成农村道路筹资,向广大农民们征集建设资金也是合理的,不过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第十六和十七条中也明确规定了:农村道路建设要以政府投资为主,通过多渠道进行筹资。在有些农村地区,就有当地的名营企业老板支持乡村建设出资为农民修路的例子。如果确实无法完成筹资需要向广大农民们集资,也必须要经过农村集体组织以及农民个人同意之后才能执行,不得强制向单位和农民个人进行集资,更不能打着集资的口号增加农民的负担。
很多农民们表示,自己并不是不愿意掏钱,而是怕掏的钱被村干部收走了另作他用,将乡村公路修建成豆腐渣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确保向农民集资的钱能真正为他们谋福利,为他们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农民们要记住了,如果你所在的村子要修路,村集体向农民筹集资金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筹集,而且还必须经过村集体三分之二以上成员的同意。如果没有满足这个条件的话,你是可以拒绝缴纳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