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终于定了
退休养老几乎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3月12日关于#延迟退休#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1.9亿的关注量可以猜到国人十分关心。
就在刚刚,一直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迎来了最新消息…
1、人社部发声!正研究延迟退休方案,将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
2月26日上午,人社部副部长表示,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人社部正研究具体延迟退休改革方案:
方案会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更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等。
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人社部在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统筹社会各界建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延迟退休已经板上钉钉。或许你正对这件事一头雾水,林律师接下来给你分析分析。
延迟退休的由来
“延迟退休”牵动社会神经,从最初提出,至今已历时十余年,在经过反复论证后,如今被提上日程。
业内专家表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有望在“十四五”时期出台实施,在延长退休年龄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套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早在2008年11月,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负责人就称,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
2012年,由人社部、发改委等部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其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2015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将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2016年7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介绍延迟退休政策时称,未来将分三步走:一是在实施上会小步慢行、逐步到位;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三是会在实施之前及时公告,也会在方案出台前广泛听取和征集意见。
同年,人社部曾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2017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将到2022年正式实施。但2019年以后,推进延迟退休的力度有所减弱。
2020年,延迟退休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同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具体的改革方案。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方案研究制定过程中,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充分吸收各界建议。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呢?
近几年来,作为民生领域中的重大事项,延迟退休屡次成为了全国会议上的热议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就是老人多了,年轻人少了,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问题逐步显现。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老年抚养比为17.8%,换算过来看,1名老年人需要大约6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可以预见的是,延迟退休既可以缓冲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也可以缓解养老金给付压力。
事实上,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稳定社会劳动总量,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时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做法。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发达国家退休年龄都普遍不小于65岁。比如日本,已经计划把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很多日企甚至都已经提出终身工作制。在韩国,数据显示韩国人平均要工作到71岁才会得到真正休息。
那么,到底延迟到什么年龄?根据国家规划建议稿明确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延迟退休是肯定要实施的,另外一个就是实施的方式不是一刀切,而是渐进式实行,也就是逐步过渡的方式来实施。
在今年举行的全国会议上透露,相关的部门正在研究有关于延迟退休的具体改革方案。延迟哪些人的退休年龄?延迟到什么时候?从各路专家的说法之中可以窥见一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蔡昉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指出,阻碍渐进式延迟退休推进的主要障碍,是年龄偏大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技能适应性不强,因此推进中不能直接把时间表一定、出台新的法定退休年龄了事,而是应该以提高实际劳动参与率为目标,在培训技能、反劳动力市场歧视等方面发力。
有的专家认为国家应该确定一个延迟退休的年龄阶段,例如60~65岁,然后在这个范围内,选择什么时候退休由职工自己决定,把选择权利交还给职工。
无论延迟退休的方案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对于个人来说,延迟退休就意味着劳动工作的时间增加了,谁都不愿意长期劳动,谁都想早早退休享清福,所以延迟退休的方案才会被讨论了这么久,迟迟没有定下来。
另一方面,很多人担心延迟退休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岗位。有些人认为,如果老年人到了年龄还没有退休,又占着原来的职位,那么空出的位置自然就会变少,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年轻人就业和升值的空间,使得原本就背负着巨大经济压力的年轻人雪上加霜。
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有漏洞的。它假定了一个就业人数是个定额,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经济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很多学者都做了相关研究,根据分析得出,延迟退休会提高家庭总收入,带动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从而增加就业。换言之,延迟退休并不会造成就业挤压,反而可能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促进经济发展。
哪些人可能会受到影响呢?根据专家们预测,假定延迟退休的方案5年内和大家见面。那么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的预测,从60后开始或将都受到影响,1965年以后出生的男性,197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都可能赶上延迟退休。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延迟退休并非都是坏事,延迟退休意味着你到了老年仍然有自己的工资,可以满足自己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在某些特殊的领域,年纪越大意味着具有的经验更加丰富,例如医生、教师、科学家等等职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必须要延迟退休吗?
人社部副部长介绍道,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岁,城镇居民人均寿命超过80岁,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近70年未有调整,这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特别是在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学历人员集中的行业和单位,情况尤为突出。
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养老金是不是不够了?
不!针对这种担忧,人社部部长张纪南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养老金累计结余4.7万亿元,加上财政投入、投资增值和2.4万亿元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请放心,我们能确保养老金准时足额发放!”
延迟退休会怎么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游钧说在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要取得最大公约数。
延迟退休方案啥时候出?
人社部副部长说,目前,人社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同时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会不会影响年轻人就业?
短期内、在改革转型期,有一部分岗位是会影响到年轻人,但影响非常有限。
就业市场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岗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岗位,相互很少交叉。
实际情况是,年轻人可能看不上老年人干的活儿。年轻人更愿意去的岗位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型服务业。
延退后养老金会不会减少?
不仅不会少发,反而会增加。
养老金的发放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延迟退休之后,工作年限长了,相应的缴费年限长了、养老保险缴存多了,养老保险待遇是增加的。
3、最新退休时间表
网上根据延迟退休的大体政策,推测出了这份退休时间表。
虽然官方没有正式通报,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心里大概有个数儿~
男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女性职工退休对照表▼
65岁!!!
我看完延迟退休只有一种感觉:这个班真的是要活到老、上到老!
一想到60多岁岁还被人家称为打工仔,到公司后还要被领导骂:不要把拐杖带到公司,显得公司没活力,我好难过…
4、延迟退休何时能领养老金?
延迟退休来了,很多人关心养老保险到底该怎么交,人社部通过中国政府网回应了,多个养老保险的热点问题:
人社部对我们反映的问题给出了回应
关于自由职业者参保缴纳养老保险费负担问题。201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国办发〔2019〕13号)。其中明确,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即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在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至300%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不仅平均工资口径调整、标准降低,选择范围也变大,选择低基数的可以进一步减轻缴费负担,收入较高的人员也可以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来提高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
此外,个人身份参保人员可以选择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可以按季、半年、年度合并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政策,应该说充分考虑了个人身份参保人员没有固定工资性收入的特殊情况,更加便于他们参保缴费。
领取金额怎么算? 将来到底能领多少?
关于基本养老金水平问题。基本养老金根扎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换而言之,参保人员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的高低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体现公平,主要是待遇领取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的指标是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好,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水平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要高一些;二是体现激励,主要是参保人员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缴费时间长短和缴费工资水平高低,以及退休时的年龄。
一般来说,累计的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工资水平越高,退休时的年龄越大,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对就会较高。长缴费、多缴费、晚退休,就多得养老金。此外,国家在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调整办法兼顾公平和激励的原则,调整水平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挂钩。参保人员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水平越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也会比较高。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能拿到养老金呢?
关于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问题。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参保人员在职时履行缴费义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个人身份参保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规定是明确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一些国家作出了政策调整,相应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社会政策,政府是非常慎重的。我们将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证,稳妥推进。
5、退休时间要定了,如何搞钱才能生活无忧?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早制订适宜的理财计划,保证自己晚年生活独立,富足,是现代人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养老计划中要考虑退休的年龄,预计退休后每年的生活费用,预计通货膨胀率,预计退休后每年的投资回报率等问题。
经济状况逐渐改善,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生活乐趣的基本保证,我们投资理财的目标就是使我们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状态,满足各层次的需求,从而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也是我们理财的最终目标。
当然,投资理财不能盲目无知,更不能投机倒把,学会专业投资理财的能力才是关键。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懂理财,但是连“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估计都不知道。
“标准普尔家庭资产象限图”把家庭资产分成四个账户,这四个账户作用不同,所以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各不相同。
只有拥有这四个账户,并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进行分配,才能保证家庭资产长期、持续、稳健的增长。
以上是律师对“延迟退休政策终于定了”作出的详细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可以随着咨询我们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