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局是怎样认定工龄的
社保局是怎样认定工龄的
工龄,简单来说就是指工作的年限。工龄分为连续工龄、本单位工龄等。
第一,工龄是怎么计算的?
一般来说,工作满一年,就算一年工龄,工龄可以按月来计算的,特别是在办理退休时,都是精确到月。比如有的人是二十年,有的人是二十年三个月等。
我们国家的工龄计算比较特殊。分为符合国家规定的工龄,也就是囯家承认的工龄,这种工龄主要是指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年限;还有一种就是普通的工作年限,就是我们说的企业工龄,企业工龄现在基本上都和养老保险挂钩,即缴费満一年,今后办理退休时,即计算作为一年工龄,是办理退休的重要条件和计算退休金的重要依据。没有养老保险作为缴费的工龄,在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作为工作年限的今天,几乎没有什么用。
第二,工龄的用处。
国家规定承认的工龄,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参加社保缴纳前,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退休金时有过渡性养老金,在职时有工龄工资,调整工资时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可以提前申请退休等。
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计算的工龄,缴费年限长的,个人账户余额比较高,退休金相应也比较高,今后调整退休金时,工龄也是增加退休金调整的条件之一。在民营企业的新酬体系中也有工龄工资。
总之,我国的工龄分为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年限和以养老保险作为缴费年限计算的工龄两个部分,由于性质不一样,所以工龄的作用也就不一样。
计算养老金待遇所依据的工龄,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视同缴费时间。员工参加工作后,到当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行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参保人员个人国家政策规定认定的工龄,即为其个人视同缴费时间。第二类是实际缴费时间。从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开始,到办理退休手续之间,参保人员累积缴费的时间,即为实际缴费时间。实际缴费时间,当中允许断交。
社保经办机构是按缴费年限来计算养老金的 如果只缴纳了15年养老保险 就只能算15年缴费年限 至于另外15年工龄 要根据原因 如果是1993年前的工龄 可以视为缴费年限 如果是1993年以后的工龄 就不能算缴费年限了 这些工龄也就作废了
工龄认定怎么办理?
认定工龄一般都是结合自己的档案以及实际的缴费情况来定的。所以首先你应该去找到你的档案在那个地方。找到之后带到你参保地的社保局。社保局的工作人员就会对你的工龄进行认定。
主要参考的是你从档案里面研究你最初工作的时间,工作的年限,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什么时候有个人账户等方面认定你的工龄。
职工的工龄是自己交社保的年限吗?工龄分为工作工龄和退休工龄,不同的工龄具有不同的用途,如果指退休工龄,你的理解是正确的,主要还是指缴费年限,当然缴费年限里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工龄主要是参加工作的起始时间,比如从1998年参加工作,到2015年离开工作岗位,那么在该单位的工龄就是17年,那么这17年工龄有什么用呢?主要就是为了领取工龄工资;另外如果这17年的工龄,是属于国家承认的工作工龄或是连续工龄,那么在所在的系统没有整体纳入养老保险的缴费之前,就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如果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既是工作工龄,同时也是退休工龄;如果不属于国家承认的正式工龄,无法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只作为单位的工作工龄,可作为用人单位增长工资,增加工龄工资和计发相关的福利待遇等用途,不能计算为退休工龄。
但是如果进入用人单位以后,用人单位就开始为你缴纳职工养老保险,那么每缴费一年就可以计算为一年缴费年限,这种缴费年限既是工龄,也是缴费年限;如果属于灵活就业人员,那么计发养老金的工龄,就是按照缴费年限来计算,即缴费一年计算为的一年退休工龄,由于缴费年限的工龄是计发养老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养老金的高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自己缴纳社保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自己工龄越长,养老金也就会越高。
缴费年限越长,也是决定个人账户余额高低的因素之一。个人账户是按照缴费比例计入的,但是在岗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一般都会计入个人账户,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20%的养老保险费用中,也只有8%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高低取决于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高的,计入个人账户的绝对值相对就比较高,但是缴费年限长,计入个人账户的资金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可以弥补缴费基数低的不足,当然如果缴费基数高,缴费年限又长,那个人账户养老金就属于锦上添花了。
综上所述,企业职工从1996年之后,部分地方1992年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20114年10月之后,工龄的计算主要是看缴费年限,即缴费年限满一年计算一年的工龄,只有缴费年限工龄才能对养老金产生影响;如果实行养老保险缴费制度以后,只有工龄而没有实际缴费年限,这样的工龄对养老金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对于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仍然是计算养老金的重要因素,同样对养老金产生重要的影响。
视同缴费对即将退休的老同志来说,都是一个诱人的话题。因为有无视同缴费和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退休金的金额,所以尽我所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里面的内容。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视同缴费工龄。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视同缴费年限。
根据国家规定,企业固定工人从1992年10月1日起正式缴纳养老保险费,企业合同制工人和大集体固定工从1986年10月1日起正式缴纳养老保险费,事业单位干部和行政公务员从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缴纳养老保险费。
这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三个时间节点之前的工作年限、即工龄,全部视同缴费年限。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用缴费,也计算为缴费年限。并且根据工作身份的不同,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方法也是不同的。
搞清楚了概念,我们来说说怎么查询。
比如一位1982年1月参加工作的企业职工,想知道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就可以先确定一下自己是固定工、合同工还是大集体固定工,对比上面的时间节点,如果是一位固定工,那么视同缴费年限为1982年1月至1992年9月。其他工作身份的同理可知。
很多老同志就想啊,我忘了当时到底是什么时候正式录用参加工作的了呀。没关系,2002年10月金保工程启动至今,社保系统已经得到了长足完善的发展,五项社会基本保险的个人电子信息已经相当的完善了,在社保局的养老服务窗口,完全可以查询到有关与个人养老保险费的所有信息。如果还有疑虑,还可以在申请退休的同时,向当地人社局申请认定参加工作时间。
其实个人认为没有这么去查询的必要。
因为提交退休申请后,人社局会按程序仔细核查申请人档案,按照档案实际情况做出退休批复。申请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出生年月和视同缴费年限等关键问题都会依据原始档案,在退休文件中全部阐述明白,提供给社保局作为办理核发退休金手续的依据。
最后奉送大家一个小政策点。
国家政策规定,最后一次在录用单位的临时工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工龄。举例说明:1982年1月至1985年12月甲在乙厂当临时工,1986年1月被录用为乙厂合同制工人,1986年10月起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的时候,视同缴费年限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呢?
从1982年1月至1986年9月都是视同缴费年限!惊喜吧!原因只有一个:甲在乙厂当临时工的时间因为录用单位就是乙厂,所以全部被合并计算为工龄了。
在这里,祝所有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老工人同志们老有所养,退休生活愉快!
先要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到社保局档案窗口查询你的个人档案工龄,符合退休条件再叫你本人填写退休申报表,在5工作日内办理好,下个月就到账你就领取退休金了。
参加工作时间是以最初缴纳社保人社局记录为准。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计算方法: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社保局是怎样认定工龄的“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