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报警交警怎样认定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2
311
第十七条对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事后报警又未提供交通事故证据材料,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交付当事人,告知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3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1)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

事后报警交警怎样认定

我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已经有20多年,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交警部门是不能出责任认定书的。

关于事后报警。

发生交通事故,双方当时没有报警。从你的案子里面介绍可以知道是前段时间。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有明确的规定。对于事后报警的交通事故案件,交警部门是有权不予受理。

如何处理这类型案件。

你介绍的这个情况来看,你要把相关的当时的一些证据,比如他承诺给你修车,而且到修理厂的一些材料准备完善,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关于您说的律师说可以受理的问题。

从目前我接触的一些交通事故案件中,有很多是由律师直接代理的。但是在这其中有些律师,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不是很清楚。2018年5月1号之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很多律师还是用以前的规定来帮助当事人维护权益。在这里我建议你可以仔细的看一下2018年5月1号之后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注意千万不要看错版本了。

交通事故证明。

在一些交通事故处理中,有的当事人并没有收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而是收到了交通事故证明。交通事故证明是在办民警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的事实无法查清,或者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无法判定的时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一种法律文书。

通过这个案例我希望大家应该认识到发生交通事故后,一定要及时报警。现在我们目前的交通法规有很多便民的措施。当事人可以采取自行协商的方式进行处理交通事故。但是要通过互联网进行认定。也可以采用简易程序处理交通事故办理,民警会在三日之内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

如果当事人采用私了的方式会埋下很多隐患的。一旦双方在赔偿履行时出现问题的时候,是很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正当权益。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还希望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事后报案是指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案,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交通案件。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予以记录,并在3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1)经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并告知当事人;

(2)经核查无法证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实存在,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

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未及时报案,且未保护好事故现场,导致现场被破坏。

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因此,原、被告应负此次事故的同等责任。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在第一时间报案,不能拖延,否则,报警时间拖得越长,保险公司拒赔的可能性就越大,一切经济损失都可能因延误报警时间转由自己承担。

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如果交警可以根据先有的证据,可以进行责任的划分,也是可以的!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事后报警导致部分证据灭失,从而无法认定事故发生过程,自然无法认定事故责任了!

根据情形判定,公安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十六条对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事后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各方当事人签名的“交通事故协议书”或者文字记录材料,或者交通事故原始现场的照片、录像等证据。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交通事故类别,决定交通事故处理的适用程序。第十七条对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事后报警又未提供交通事故证据材料,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交付当事人,告知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十八条对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事后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处理(不受理)通知书”,交付当事人,告知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事后报警交警怎样认定“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交通事故交警多久出责任认定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会因为事故的大小有所变化,具体情况包括:1、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4、事故后逃逸的人还未找到,受害方当事人要求出具责任认定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接到当 ...
法律顾问
534热度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怎样的?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8、当事人驾驶车辆倒车时,与车后其他车辆、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 ...
法律顾问
248热度

怎样知道退休后领多少养老金

三、领取金额根据政策规定,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 ...
法律顾问
10热度

微信诈骗怎样网上报警

负责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信息产业部)承担关于互联网、移动电话网、固定电话网等各种形式信息通信网络及电信业务中不良与垃圾信息内容(包括电信企业向用户发送的虚假宣传信息)的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 ...
法律顾问
455热度

交警不出具责任认定书怎么办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法律规定《 ...
法律顾问
583热度

怎样认定工伤认定

按照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怎样认定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依据是按照《工伤管理条例》第三章的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来认定的,它包含了工伤认定 ...
法律顾问
35热度

交警不出具责任认定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条的规定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予以澄清,虽然还要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并在认定书中予以载明,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已明确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法第73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 ...
法律顾问
106热度

怎样认定被强迫写欠条

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债务人在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条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何时开始计算问题的批复[法复(1994)35号中》指出:“双方当事人原约定供方交货后,需立即付款,需方收货后无款可付, ...
法律顾问
216热度

怎样对付欠钱不还的老赖

半个月后,甲就说要交房租了,可以把钱给我吗,甲就等了一个礼拜,再问,她说再等十天给甲,甲就又等了10天,问她要说暂时没有钱,说自己找到工作发工资了给甲,五、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当时出于怜悯之心,甲借给她 ...
法律顾问
524热度

事后报警交警怎样认定

第十七条对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事后报警又未提供交通事故证据材料,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交付当事人,告知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 ...
法律顾问
311热度

交通事故事后报警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11条规定:“当事人未在交通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当事人应当在提出请求后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交通事故证据,3、 协商不成功的,打电话122通知交警到现场处理并认责4、打电话 ...
法律顾问
183热度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是怎样的

但是,由于刑法上采用直接因果关系说,则可以认为没有甲的行为,虽然未必乙骑车过程中不会滑倒,但有了甲的行为,也只是引起乙倒地滑行,同样未必会导致乙死亡结果发生,因此,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是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有疑问的是甲的行 ...
法律顾问
629热度

社保局是怎样认定工龄的

国家规定承认的工龄,是非常重要的,在没有参加社保缴纳前,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在计算退休金时有过渡性养老金,在职时有工龄工资,调整工资时是必要的条件之一,公务员工龄满三十年可以提前申请退休等,如果不属于国家承认的正式工龄,无法计算为 ...
法律顾问
236热度

交通事故交警不出责任认定书怎么办?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 ...
法律顾问
425热度

法院怎样认定雇佣关系

第三,从工作性质看,雇佣关系中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劳务,至于该劳务是否达到雇佣人预期之结果,并非所问,即雇佣关系建立后,受雇人按约定付出了劳动,就应当获得报酬,无论雇佣劳动是否取得实际效果,法院怎样认定雇佣关系1、雇佣关系是雇佣法律关 ...
法律顾问
356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