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和遗产公证的区别
遗产继承和遗产公证的区别
一、填写《公证申请表》
根据你的申请要求,用钢笔填写相应的《公证申请表》。
二、提交证明材料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
(1)注销的户口;在被继承人(死者)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开具《死亡户口注销单》原件。
(2)医院的死亡证明书或火化证明。
2、被继承人单位证明内容:
(1)被继承人的姓名、姓别、出生日期、死亡日期、死亡地点、死亡原因、生前住址;
(2)被继承人的父母生存状况(后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注明死亡日期);
(3)被继承人的配偶状况(注明是否原配);
(4)被继承人的生子女(包括已死亡子女的死亡日期、其配偶和子女);
(5)、亲属证明由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和父母构成,可由被继承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或村(居)委员会出具并由乡(镇)人民政府签署“以上情况属实”并加盖印章(原件)。
(6)被继承人的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7)、法定继承人亲自到公证处提交身份证、户口簿原件。
若是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亲自到公证处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或提交住所地公证处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书》原件。
(8)、遗产若为房屋的,应提交《房屋所有权证》与《国有土地使用证》原件。
三、公证员审核材料和《公证申请表》
所有的证明材料齐全了,你就可以将证明材料及有关申请表格交给承办公证员,由承办公证员予以受理。
承办公证员在对你填写的《公证申请表》和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后,会给你出具一份《受理通知单》,你凭《受理通知单》进行有关立案、编号、付费、复印证明材料等事项。千万别遗忘了你的公证费发票。
四、领取遗产继承公证书
在规定的时间内,你即可携带好本人的身份证明和公证费发票,到本处领取办理完毕的公证书。
在财产继承的问题上,很多法律常说与我们平时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我们可能认为,遗产只是父母的遗产由子女继承,但是现实中却是非常复杂的。
当然,如果有遗嘱则可以按照遗嘱进行财产继承,这就比较简单的。
但是如果没有遗嘱,那么财产的继承则需要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分割继承。
根据1985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排在第一顺序的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其中配偶,不论男女继承权是平等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所以,虽然是独生子女但是如果有其它法定继承人,则必须参与遗产的继承。
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同时,该法还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因此,虽然很多人可能认为,经过公证是因为公证处要收取费用,是对继承人的财产的负担加重,但是同时通过公证也是为了减少法律上的风险,以防止出现财产继承以后的纠纷。
遗产继承作为一种继承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需要公证的,当然,如果需要公正的也可以到专门的公证机构去办理,相关程序参照法律依据。公证不是遗产继承的必经程序。但为了以防对财产继承发生纠纷,可以对遗产继承进行公证。所以,只要合法就具有法律效力,不需要公证。总之,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做为遗产,将会依照法律的规定决定继承人,继承人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行使继承权。一般按照继承的法定情况。遗产继承是不需要公证处公证的。当然,如果你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遗产继承的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按继承法规定,公民死亡后其合法遗产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这叫继承。继承形式有遗嘱继承、法定继承、遗赠继承。继承公证是继承人向公证处提出申请,由公证处查证属实,出具继承权公证书,证明那些人有继承权,继承那些遗产。一般有关部门采纳继承公证书,并办理遗产的相关手续,比如房产遗产,房屋管理部门根据公证书办理过户手续等。
必须要纠正一点,公证处关于那个2年的说法是错误的。有效的遗嘱本身就没有过期失效的说法,公证处所谓的2年指的是遗产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权力受到侵犯之日起算的,国家从来就没有立法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2年之内不执行遗嘱,遗嘱就会失效公证不是必须在某一个公证处进行的,你可以去找其它公证处
1、遗嘱公证,准确的说来应该是叫做公证遗嘱,也就是到公证处将遗嘱进行公证,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所有遗嘱中效力最高的。
2、继承公证,也就是将遗产继承的情况进行公证,继承公证不属于法律专业术语,一般很少有人会进行继承公证。
目前常见的遗产继承主要是不动产类继承,存款、股票、基金、保险等金融资产类的继承,还有车辆的继承、以及股权的继承。
我国现行继承法并没有对遗产继承进行公证做出强制性的规定。也就是说,遗产继承属于自愿的,不属于法定的公证事项。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去办理遗产过户时,相关部门非要让当事人办理继承权公证呢?
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公证机构的专业性质决定的。公证机构是我国的法定的证明机构,公证机构经过法定程序出具的公证书,具有最高的证据效力,也具有最高的证明效力。并且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非有相反的证据推翻外,否则,公证书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而继承权公证书具有直接确定由哪一位当事人继承的效力。正是因为继承权公证书的上述效力,相关部门才会出台规定,当事人办理遗产继承,必须公证处去办理继承权公证。
第二,是由遗产继承权办理工作的专业性决定的。遗产继承权的办理是一个很专业的法律工作。遗产继承关系着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办理过程中需要确定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以及确定由哪一个法定继承人来继承,工作比较复杂,并且带有一定的风险。而公证机构,作为我国法定的证明机构,在办理继承权公证方面,具有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因此,相关部门,如不动产登记部门,银行等,都会要求当事人去办理继承权公证。从而减轻自己的法律风险。
第三个原因,出于保护相关法定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的考虑。现在的遗产,特别是遗产,都比较值钱,有的法定继承人为了独自霸占遗产,都会想法隐瞒其他法定继承人的信息。而公证机构在办理继承权公证的过程中,会经过多道程序,对要办理的继承事项进行审查、核实。如果发现当事人做虚假陈述,从而侵犯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权益,公证处就会拒绝办理。这样,一些继承人想独吞遗产的企图也不会实现,从而很好的保护了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相关部门要求办理继承权公证的原因。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请不要忘了点赞和关注哦!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遗产继承和遗产公证的区别“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