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满解除了会怎么办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2
8
3.刑拘后公安认为构成犯罪,提请检察院逮捕,检察院审查后不予逮捕,公安机关取保放人,到期后解除取保,但不出具《终止侦查决定书》,直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俗称“不捕直诉”,如果最终检察院没有起诉到法院去(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也不会留下案底(公安内部同样可以查到拘留和取保记录),取保候审期满解除了会怎么办  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期限为一年,解除取保候审,说明立案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认定嫌疑人参与了犯罪。

取保候审期满解除了会怎么办

  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期限为一年,解除取保候审,说明立案的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认定嫌疑人参与了犯罪。所以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他们不会再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解除取保候审不代表结案,因为取保候审只有一年期限,如果到期任务证据对该犯罪嫌疑人移送审查起诉的话,只有解除取保候审,只有收到了撤销案件决定书后才算是结案的。行为人才算是没事了。

取保候审解除只能说明该强制措施结束。有可能案结事了也有可能变更强制措施。

首先我觉得应该对案底进行一个解释。案底是民间说法,一般司法系统称为“前科”,根据《刑法》第一百条规定「前科报告制度」: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也就是说,刑法上把“受过刑事处罚”认定为有“前科”。我们来看《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同样表述为“受过刑事处罚”。而刑事拘留是强制措施的一种,不等同于最终一定被认定为有罪(判处刑罚),所以刑事拘留不等同于“前科(案底)”。

具体分情况讨论:

1.刑事拘留后公安机关认为不构成犯罪,先以取保候审的方式放人,不移送检察院提请逮捕,后主动撤案(可能性较低),或者一直挂在那不管不问,到期解除取保,并终止侦查。此种情况不会留下案底(但公安内部会有你曾经被拘留和取保的记录)。我最近办理的一起案件就是如此。

2.刑拘后公安认为构成犯罪,提请检察院逮捕,检察院审查后不予逮捕,公安机关取保放人,到期后解除取保,出具《终止侦查决定书》,不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此种情况也不会留下案底(但公安内部会有你曾经被拘留和取保的记录)。我同样有类似的案件。

3.刑拘后公安认为构成犯罪,提请检察院逮捕,检察院审查后不予逮捕,公安机关取保放人,到期后解除取保,但不出具《终止侦查决定书》,直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俗称“不捕直诉”,如果最终检察院没有起诉到法院去(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也不会留下案底(公安内部同样可以查到拘留和取保记录);如果检察院起诉到法院去了,最终法院判刑了,就会留下案底。

最后补充一点:评论中有朋友对案底(前科)理解不同而造成了一些误解,我在开头也引用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说明。大家有兴趣也可去看一下后面基层民警现身说法的回答。当然上面说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实践中确实存在公安内网系统有刑事拘留和取保记录从而影响到后续的一些生活,如果你遇到最终被判无罪或者不起诉等情况,可以尝试去跟公安沟通或者向检察院反馈,以尽可能降低对你生活的影响,一些有担当的检察院会帮忙处理,但也有很多没有解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本上有治安前科(还不是刑事前科)的人在公务员招考、入党、参军、考军校警校也会受限制,和完全没有前科的人相比,会比较被动,也会被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会另眼看待,这个是社会风气的问题,需要慢慢引导。

祝君好运!

案底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是属于违法犯罪人员,因此取保候审解除后会留有案底记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第六十八条 取保候审的方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取保候审期满解除了会怎么办“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北京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5、本协议签订之前甲乙双方均已了解劳动法相关法律规定,上述费用包含了乙方所应得的法定经济补偿金、乙方在甲方工作期间可能享有的其它经济性权益、乙方的一些未结费用、乙方与甲方存在一些争议但在解除合同时已经达成一致性意见,可是又不宜于明 ...
法律顾问
116热度

取保候审期满解除了会怎么办

3.刑拘后公安认为构成犯罪,提请检察院逮捕,检察院审查后不予逮捕,公安机关取保放人,到期后解除取保,但不出具《终止侦查决定书》,直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俗称“不捕直诉”,如果最终检察院没有起诉到法院去(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也不 ...
法律顾问
8热度

医疗期满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原因是?

《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一)项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 ...
法律顾问
128热度

取保候审解除后多久撤案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解除取保候审,说明立案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认定嫌疑人参与了犯罪 ...
法律顾问
222热度

丧偶后婚姻就解除了吗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丧偶后婚姻就解除了,婚姻因配偶死亡的法律事件而终止,宣告死亡也能够导致婚姻关系的终止,一、 丧偶后婚姻就解除了吗婚姻因配偶死亡的法律事件而终止,因此,在婚姻当事人一方死亡的情况下,既不需要行政机关的确认、发给离 ...
法律顾问
629热度

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书模板

但是如果你没有解除与原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就与新的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我国《》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其连带赔 ...
法律顾问
410热度

怎么解除遗赠抚养协议?

抚养人或集体组织与公民订有遗赠抚养协议,抚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一般不予补偿,抚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 ...
法律顾问
239热度

重婚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一、重婚罪可以取保候审吗重婚罪是否适用取保候审,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法律依据 ...
法律顾问
520热度

怎么与律师解除合同

当然,如果是律师犯了严重错误导致当事人解约,那就另算了,不但未支付的费用不用付、已支付的费用可以要求退,还可能涉及另行索赔问题,所以,如果委托人在委托律师后想与律师解约,很简单:书面通知律师解除双方委托合同,通知送达后双方的委托代 ...
法律顾问
826热度

工伤几级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 ...
法律顾问
715热度

疫情是解除合同的理由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6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 ...
法律顾问
40热度

与单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谈补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解答的关于与单位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谈补偿内容问题的相关法律知识内容了,综上所述呢,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签订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后,用人单位往往又以补偿过高、劳动者工作期间表现不好等理由拒绝履行该协议,一、与单位协议解除 ...
法律顾问
588热度

取保候审要开庭还需要律师吗

3、通过法律网站找律师当今网络发达,华律网可以提供在线找律师、推荐律师等服务,您可以在网站通过客服、咨询等方式找到,网站也会跟你您的情况推荐一些合适的律师,在与律师取得联系后,可以更一步了解案件的委托情况,好处一,律师通晓法律,拥有 ...
法律顾问
537热度

医疗期满后公司要解除劳动合同有什么补贴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分析如下:一、其实是否影响主要取决于你的病情,若你病情较轻医疗期满后,病情痊愈且无任何后遗症 ...
法律顾问
135热度

如何合法解除劳动关系

员工“自动离职”后,劳动合同其实并未解除,用人单位如果并未对员工作出开除、除名或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决定,双方一直未办理任何手续,也未对员工是否属于自动离职达成过合意,那用人单位还需依据劳动合同法做出解除劳动合同处理,直到员工收到 ...
法律顾问
425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