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伤单位不理不睬怎么办
很多工伤职工经常会来咨询我:“受了伤单位不理不睬怎么办?”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明确两点:一、只要是工伤,职工几乎不用自己花钱;二、所有的费用要么单位承担,要么工伤基金承担,要么第三侵权人承担。
解决问题,先分析问题。分析单位拒绝理赔的原因,两个方面:
1. 员工不知道法律,单位从自身的利益角度想不了了之
有的单位可能支付了一定治疗期间的医疗费,有的也会支付一定的误工费,但这不意味着单位就可以撇清责任了。对于真正的赔偿还是不够的,因为:
? 职工的医疗待遇,起先应当由单位支付,后期由工伤基金支付,所有费用后期可由工伤基金全部承担;实践中,不少医疗费都是职工自己先期支付的,这反映了单位极不负责的态度;
? 职工的工资待遇,应当是职工在本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缴费平均工资算。不少单位按地方最低工资或是职工正常工资的缩小比例支付(例如50%),都是不对的;
? 职工的护理费用。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的护理费是由单位负责的,很多职工家属照顾了受伤亲人,但却得不到赔偿,浪费了时间和正常收入,大都由单位推诿导致。
2. 单位没有购买工伤保险,不想承担巨额赔偿
很多单位严重不负责任,拒绝或是怠于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但当发生工伤事故的时候,因为根据规定单位需替代性的承担原本由工伤保险承担的义务,所以必定大大增加单位的责任。
以工亡案件来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在2018年度全国统一为72万余元。如果单位不投保工伤险,那么该数额就得由单位承担。显然,这是一大笔数目,单位自然想逃避。
此外,工伤保险的项目繁多,囊括了:
①工伤医疗待遇;②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费;③残疾辅助器具费;④交通食宿费;⑤职工后期的护理费;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⑦伤残津贴;⑧丧葬补助金;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⑩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
上述费用一旦发生,单位又无工伤保险保障,巨额费用使得单位逃避责任情况经常发生!
事实上,很多职工发生工伤不被单位理睬,很是懊恼的。伤害不大,跟单位打官司,又担心丢了工作;伤害严重,一味妥协,赔偿太少,又心有不甘;有的甚至看不到有赔偿的曙光,这个时候该如何是好呢?
一、协商优先
单位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的话,其实际承担的赔偿是很有限的。通常仅为三个:停工留薪期间的误工费、前期护理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此三类数额通常不会太高。故,认真协商不少可顺利解决,也不伤和气。
(注: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大头项目都由保险基金支付了。)
二、协商不成仲裁、诉讼
如果单位实在拒绝协商,或是压根就没有投保工伤险,不愿意赔偿或是赔偿过低的话,走仲裁程序、诉讼程序是工伤职工获得赔偿唯一的选择了。此时,可由工伤律师介入帮助,快速获得赔偿。
律师介入工伤理赔意义:
①熟悉工伤认定流程,整理证据材料,帮当事人代写工伤认定申请书,递交工伤认定申请;
②属于事实劳动关系的,帮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尽早搜集相关证据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③可代当事人写工伤赔偿申请书,与单位达成和解;
④帮助当事人计算工伤赔偿项目的具体金额;
⑤完善工伤赔偿义务人,尤其是存在第三方侵权时,梳理个赔偿义务人之间的关系、赔偿项目的关系等。
⑥为可能存在伤残的职工,及时协助其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⑦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可代为提出重新鉴定、提起行政诉讼等。
◆知识拓展:一张图了解工伤处理流程
现实中,大部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朋友在工伤发生后,有自我维权的意识,但没有维权的能力,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工伤事故。
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主体+申请部门+申请材料)
↓
工伤认定
(时间标准+因果关系+故意与过失)
↓
劳动能力鉴定
(各省、市地区有差异)
↓
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
赔付情况
↓
仲裁 → 诉讼
关于“受了伤单位不理不睬怎么办”律师已经为大家讲完了,为了向每一位用户提供专业、快捷的法律服务,律师在线服务平台全面升级!!!不断扩充强大的律师团队,坚实可靠的律师援助力量,现在我们限时提供关于“受了伤单位不理不睬怎么办”相关的免费咨询服务,专业解决债务律师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