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劳动仲裁流程
建立劳动关系后,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发生争议,或者因为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维权的方式有多种,可双方协商、可向劳动部门举报投诉、可提起劳动仲裁或诉讼等。
其中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双方解决纠纷的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争议较大双方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就要确定劳动仲裁的流程。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以达到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同时劳动仲裁,也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未进行劳动仲裁相关程序的劳动纠纷案件,法院不予以受理而告知应进行劳动仲裁。因此,如需提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应严格按照劳动程序进行,否则劳动仲裁机构将不予受理。
2021年劳动仲裁流程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步骤如下:申请;受理;调查;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
具体展开后,劳动仲裁一般要经历的几个阶段是这样的:
1.案件受理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两项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规定的时效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请求仲裁的书面申请;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一段时间内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
2.调查取证阶段。调查取证的目的是收集有关证据和材料,查明争议实施,为下一步的调解或裁决做好准备工作。调查取证工作包括撰写调查提纲,根据调查提纲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取证,核实调查结果和有关证据等。
3.调解阶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首先要做调解工作,努力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对达成协议的仲裁庭还需制作仲裁调解书。
4.裁决阶段。经仲裁庭调解无效或仲裁调解书送达前当事人反悔,调解失败的,劳动争议的处理便进入裁决阶段。仲裁庭的裁决要通过召开仲裁会议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经过庭审调查、双方辩论和陈述等过程,最后由仲裁员对争议事实进行充分协商,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裁决。仲裁庭做出裁决后应制作调解裁决书。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
5.调解或裁决的执行阶段。仲裁调解书自送达当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决书在法定起诉期满后生效。生效后的调解或裁决,当事双方都应该自觉执行。
2021年劳动仲裁流程
申请劳动仲裁要什么资料
三类不同的主体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也不同:
第一类:申请人是员工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签定并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同时提交受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信息资料。
5、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及《提交证明材料清单》。
第二类:申请人属集体争议的,请提交如下材料:除提交第一类1至5项资料外,申请人需推荐3或5名员工代表,并提交员工代表名单以及全体员工签名表,其中属欠薪的集体争议案件,申请人还需提交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人员名单和拖欠余额表。
第三类: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请提交下列材料:
1、被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5、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提交证明材料清单》。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21年劳动仲裁流程
注意事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调解书,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经审查核实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之规定,裁定不予执行:
1.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2.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3.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4.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2021年劳动仲裁流程”专业律师已经为大家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