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5
984
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正式出炉,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正式出炉,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正式出炉,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民法典》第一条中写到,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是新中国70多年来民事立法和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为了能积极倡导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8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民法中华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民法典》与民法的区别”的交流学习,并做了学习总结。

《民法典》第一条中写到,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的是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民法的范围要比民法典大。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民法典,是立法成熟、周全时所有民事法律的总结晶。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正式出炉,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同时,《民法典》对于寻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中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让民法得到了具体细小体现,它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了新规定,为我国人民提供了新的维权依据。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

“法典,经过整理的比较完备、系统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法典”的定义,这一表述,揭示出了从法律到法典“一字之差”背后的巨大不同。

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正式出炉,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是新中国70多年来民事立法和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我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为了能积极倡导学习《民法典》,宣传《民法典》8月6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民法中华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进行了“《民法典》与民法的区别”的交流学习,并做了学习总结。

《民法典》第一条中写到,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的是民法既包括形式上的民法典,也包括单行的民事法律和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规范。民法的范围要比民法典大。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民法典,是立法成熟、周全时所有民事法律的总结晶。

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正式出炉,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同时,《民法典》对于寻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中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让民法得到了具体细小体现,它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出了新规定,为我国人民提供了新的维权依据。

这一转换如何完成?用两个词或可概括:“化零为整”“更新换代”。

中国编纂民法典,并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也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对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

而随着民法典的施行,其中各分编相对应的婚姻法、物权法等民事法律也将同时被废止。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

中国为何要制定“法典”?

有四方面现实需求,包括社会制度的需要、国家治理的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民众利益的更好保障。

官方指出,回顾人类文明史,编纂法典是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法治建设工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

从“法典”的历史看,古代著名四大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十二表法》《法经》以及《摩奴法典》,都被认为是促进当时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也被当做是一个时代“治世”的象征。

其中的《法经》,正是中国战国时期的法典。有观察指出,这表明新中国今天“筑典”也有其深厚的法律背景和文化渊源。

而从世界角度看,法典在“安邦定国”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大家所熟知的《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历经多次修改,至今仍是法国现行的法律,在维护国家稳定、助推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目共睹。这也正如拿破仑自己所说,他真正的光荣并不是打了40多次胜仗,而是颁布民法典。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

民法典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不少法学人士认为,它完成了一次中国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

民法典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民族性”。中国民法典的民族性体现在,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的民族智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的民族精神特征。此外,“优良家风”“夫妻互相关爱”等入典,更从文化方面延续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人文基因。

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民法典可能更像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象化。

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的“小事”,比如遭遇“霸座”、被“垃圾信息轰炸”……如今,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闹心”事,都将被民法典以明文规定一一“校正”。从小处说,人们的心情会更舒畅,从大的角度而言,很多潜在矛盾都可以被扼制在萌芽中,生活将更美好,社会将更和谐。

对于寻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中国而言,民法典正是达至这一目标的需求和体现。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

先看几个场景。未满8岁的熊孩子,偷偷用父母银行账户给网络主播打赏10万元,这钱能退么?正常走在小区里,被高空抛物砸中受伤,如果找不到扔东西的人,该找谁赔偿?租的房子还没到期,房东却把房子卖了,逼你搬走,该怎么办?这些场景离我们并不遥远,而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民法典里。7编加附则、84章、1260款条文、超10万字内容,民法典被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民的权利大厦”,可谓切中肯綮。

理解民法典的重要性,不妨看看历史。很多读者可能不知,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的第一部法律,并不是印象中宪法、刑法这类很大的法律,而是看似普通的婚姻法。这恰说明,国家的宏大叙事背后,实则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社会秩序的建立,有赖于对基本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和规范。毛泽东同志甚至把婚姻法誉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道理也在于此。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民事法律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说白了,只有明确了市场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买卖、交易等才能顺利进行。在此背景下,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出台,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日趋完善,民法甚至被学者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挺完善,何必要把这么多与民事相关的法律编纂成法典呢?原来,正因为民事法律调整的主体多、涵盖领域广、关系复杂,相应的法律条文数量也很大,其中不乏不协调、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因此,编纂民法典也就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要进行编订纂修,打通整个法律体系的“奇经八脉”,来一次法律条文的“深加工”。不一致的地方要统一,落后的地方要更新,欠缺的内容要补上……经过系统编纂,民法典将发挥“1+1+1+1>n”的效果。

具体的编纂工作尽管很大程度上是个法律技术问题,然而民法典从来都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它既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又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说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风车水磨时代民法典的代表,1900年的《德国民法典》是工业化社会民法典的代表,那么,今天中国要制定的民法典就是21世纪互联网、高科技时代民法典的代表。此次民法典草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人格权”单独成编,不仅弥补了传统大陆法系“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同时彰显了21世纪信息社会背景下人格权保护的特殊价值。如何应对烦不胜烦的骚扰电话?遇到摄像头偷拍该怎么处理?AI换脸、伪造他人声音算不算侵权?这些只有生活在这个时代才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能在这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一部权威、严谨的民法典,又何尝不是一部信息时代的“生存指南”。

任何一部法律的生长、完善,都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草案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近来引发不少关注。我们暂且不谈其中引发的一些争议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文化观念。此外,民法典草案还专门引入“优良家风”的概念,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法谚有云:“民法乃万法之母”“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个人都是整个的国家。”这阐明了民法“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的内质,也展现了民法广阔而包容的外延。倘若民法典草案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审议通过,那并不意味着某种“结束”,而恰恰是我们继续建设法治中国的又一个崭新起点。

我们不如改改那句老话:

熟读民法典,走遍天下都不怕。

以上“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内容已经介绍完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放宽!民法典关于收养的三大变化

收养章》变化最大的就是“收养人的收养条件”:第一个变化是,只有一名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一名子女,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更重要的是,孤儿、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儿童福利机构送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收养,不受数量限制,收养人 ...
法律顾问
987热度

刚刚颁布的民法典将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王轶说,对于现有的民事立法,民法典编纂不是推倒重来,而是承前启后,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很好地体现了坚持和完善之间的关系,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 ...
法律顾问
148热度

民法典欠钱不还

《民法典》第1161条规定,继承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民法典欠钱不还据《民法典》第680条规定,将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据相关业内人士表示,根据《民法典》规定,如果借款人欠钱 ...
法律顾问
119热度

民法典遗产继承新规定

此次《民法典》继承编针对该项规定,新增了“隐匿”行为,即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答:现行《继承法》第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此外,新增一条规定, ...
法律顾问
201热度

2024民法典:农民工工资怎么保障

三、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强监管查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加强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支付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总包代发工资、工资保证金、维权信息公示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二、多部 ...
法律顾问
537热度

民法典:一方隐瞒疾病可撤销婚姻

律师 郑博恩:“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丁克族现象产生,难免发生继承的纠纷,这次民法典草案中扩大了代位权的继承范围,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情况下,丁克族的侄子可以履行代位继承,比如小美婚后发现丈夫对自己隐瞒了重大疾病,小美伤 ...
法律顾问
64热度

定了!民法典婚姻家庭规则新变化

6.30周岁以上才可收养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 ,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 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8.收养异性需差40岁以上第一千一百零二条 无配偶者收养异性 ...
法律顾问
19热度

2024年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亮点有哪些

第一个变动:新婚姻法扩大了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民法典第1062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和其他劳务报酬,王芳认为,这条规定承认了女性在家务劳动上的价值,并且家务劳动 ...
法律顾问
199热度

2024民法典:哪种情况应禁止结婚

因此,婚姻法对直系血亲缔结婚姻的限制,也应适用于养父母子女之间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无论这种拟制直系血亲关系是否解除,从伦理要求和法律精神上看.都应属于禁止结婚的范围,通过上文介绍,对于禁止结婚的情形民法典做出了相关规定,直 ...
法律顾问
405热度

民法典婚姻继承编(草案)这些你必须知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有关负责人介绍:“人格权编在对传统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进行保护的同时,对信息社会日益凸显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了规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顺应时代发展要 ...
法律顾问
402热度

民法典

1954年,在我国第一部宪法正式颁布施行的同一年,我们也正式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制定工作,但囿于条件所限,此次编纂未能取得实际成果,于是,2015年3月,我们第五次正式启动了民法典的编纂工作,终于,在经历了五年紧张的编纂工作后,2020年5月28日, ...
法律顾问
857热度

什么是民法典它和民法又有什么关系

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正式出炉,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正式出炉,不仅标志着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新中国首部《民法典》的正式出 ...
法律顾问
984热度

2024民法典:婚姻诈骗要什么证据

婚姻诈骗要什么证据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上是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婚姻诈骗要什么证据的相关内容,如果遭遇婚姻诈骗,需要第一时 ...
法律顾问
735热度

新规定民法典草案禁止高利贷

法律回复:民法典草案合同编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立法方式,对套路贷、高利贷行为明令禁止,一、民法典对禁止高利贷的规定民法典合同编草案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二、案 ...
法律顾问
637热度

民法典对员工关系的影响

若企业不希望和他人建立劳动关系,而希望减少用工成本,建立承揽关系,则应当严格按照《民法典》的规定约定清楚,事先界定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而减少在合作过程中对他人的管控,民法 ...
法律顾问
461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