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2024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
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健全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必要保障。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2021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健全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加强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对婚嫁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要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扶助关怀工作机制,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要深化国家人口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区域人口发展规划研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
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
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老龄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
“三孩”政策的重大意义
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三孩政策来了!你愿意生吗?我们采访了70后-00后
你会要孩子吗?还生二孩吗?
如今,新的“灵魂一问”:拼不拼三孩?
近期,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新京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四个不同年龄段的市民,有人将其视为选择题,有人却早已打消生二胎的念想。
“我已经生了一个小孩,不打算生二胎。”新京报记者采访中,不少受访者给出不要二胎的答案。至于原因包括高龄生育担忧母婴健康问题,父母年纪大,孩子托管难以及养孩子成本较大等。不过,若能延长产假、提高生育补贴,解决低龄儿童的托管问题,受访者仍表示有生育意愿。
自2016年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2016年-2019年这一指标分别为12.95%、12.43%、10.94%和10.48%。不过,过去10年,中国的少儿人口数量仍在增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
70后:
周岩(男):目前家里正打算要第一个孩子,长远来看,二胎是很有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孩子将来的负担,也让小孩有个伴。但是担心自己精力跟不上,毕竟大城市节奏比较快、生活压力、竞争压力也很大,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也要倾注很多精力。
徐林(男):目前已有一个孩子,不打算生二胎,主要是因为经济压力比较大。如果能解决高房价以及教育问题,还是会考虑生二胎的。
黄风(女):目前我还没有孩子,也不可能为了生孩子而结婚。我认为孩子和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非全部。我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孩子生下来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包括教育问题。
80后:
王甜甜(女):我已经生了一个小孩,不打算生二胎。要说原因首先是经济实力不够,养一个都难,养两个压力更大;其次,教育问题待解,现在有孩子连高中都上不了,对我而言这难以接受。我自己年纪也大了,生二胎影响身体健康,影响身材,体力,精力也跟不上。
另外,生孩子后,需要花很多心思在孩子身上,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压缩,我还想去追求诗和远方。
李颜(女):我在30岁的时候才生了第一个孩子。自己也是一步步从拮据日子奋斗过来的,眼见生活条件改善,也到了晚育的时候。其实自己还没玩够,但是年龄问题以及同龄人相继为人父母,自己也就选择生育。
是否想要二胎,我也比较摇摆。作为80后,我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平时聚会很热闹,但自己的孩子日常却比较孤单。对于继续生育比较犹豫的原因还是在于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责任心,想为孩子付出全部又不想牺牲自己的时光。
赵洛(男):我当年响应“晚婚晚育”号召,31岁结婚,34岁要的孩子,“二孩政策”出台后,其实也想再要一个,但条件不允许。经济条件是最大顾虑,养孩子太费钱,400块钱一罐的奶粉两星期得吃三罐,从幼儿园开始就得给孩子报班,不然上小学后跟不上。
另外,我们两口子都要工作,产假又短,没时间带孩子,还从老家带了保姆过来,包吃包住月薪3000元,这又是一笔支出。
除非将产假延长至至少一年,提高生育补贴,教育改革得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压力没那么大,才会考虑生二胎。
90后:
张澜(女):目前我还没生孩子,想生,但是又担心物质、精神上难以接受,如果35岁之前已婚并且已购房购车,工作也比较稳定的话还是会生孩子的。
但是不会考虑生二胎,一方面是怕身体变形,毕竟好不容易才减肥的;其次,我认为花心思培养好一个孩子更重要,两个孩子的话,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投入的心血都会分散一些。
杨林(男):我是独生子,目前没有孩子,可能要到30岁之后才会考虑要孩子,至少会要一个孩子。我们这代人的想法和上一代可能不太一样了,会更多考虑自己,觉得没有必要非得为了孩子去捆绑很多东西。
黎梅(女):我已经结婚并且有一个孩子,目前不考虑生二胎。主要是压力太大了,家里老人年龄到了,照顾不过来,经济条件也不允许两口子中有一个全职。如果说产假适当能延长一些时间,孩子的托管更方便一些的话我会更愿意生育。
00后:
赵军(男):目前自己的想法是不婚主义,所以对于婚姻不仅是没有憧憬更没有想法。大概率上是会持续自己的想法,将不婚进行到底。但是,也不排除突然遇到一个令你心动的人,转变想法考虑结婚。
我有考虑过领养,目前想法是领养两个孩子,一儿一女。虽然我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但一定会给他们家的温暖和爱。
王娅(女):将来的事情确实很难说,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打算生小孩。我觉得有小孩会让整个家庭更加的完整,这是没有办法替代的。我计划绝对不超过两个孩子,因为我是独生子女,知道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孤独,不过我也不知道两个小孩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未来和自己的伴侣面对很大的生活压力,生小孩的事情一定会考虑很久,因为首先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其次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照顾他们也是我们不负责的表现。
孙岩(男):我肯定更想过两人世界,孩子的话顺其自然吧。第一意识,是不想生的,但如果有了的话,希望是两个。
以上是林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2021”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如果有其他不清楚的问题您可以在我们的官方平台进行提问,简单叙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上百名专业律师会在第一时间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