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劳动仲裁会怎样
公司被劳动仲裁会怎样
劳动仲裁输了可是一审法院赢了,请问对劳动仲裁员有影响吗?我认为这个不存在对仲裁员的影响问题,这在实际中也是经常存在的。包括一审法院输了,二审法院赢了,同样对一审法官没有任何影响是同一个道理。
在职场中,提起劳动仲裁是处理劳动纠纷最常见的方式,劳动仲裁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进行,按照规定劳动仲裁时,一般是有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案件简单的也可以由一名仲裁员进行仲裁。由于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不一样,加上企业一方拥有庞大的社会资源,所以在辖区内进行仲裁,有的企业由于平时劳动纠纷案件比较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都会和劳动仲裁部门搞好关系,加强日常的沟通和协调,凡是劳动仲裁需要的资料,都会有专人进行准备。劳动者提出劳动争议仲裁以后,企业和劳动仲裁部门比较熟悉的,都要和劳动仲裁部门交流,咨询资料准备情况等,所以在劳动仲裁过程中,一般劳动者的败诉的几率是比较高的。
最近几年,我们单位也存在不少劳动纠纷案件,每年大概都有两三起,有时我们都会天真地认为,公司在处理劳动者的诉求方面还是比较完整的,但是有的员工还是比较较真,能够从企业处理的纠纷中找出瑕疵,找出还有法律空白点的地方,但是经过企业和劳动仲裁部门沟通以后,还是能够找到合理的法律依据进行解释,到最后还是劳动者输掉仲裁是概率比较高。我们最近有一个仲裁案件,提起劳动仲裁的是公司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劳动仲裁输了以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以后又输了,但是官司打到二审的时候,他的部分诉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最终还是公司赔偿他10多万才算告一个段落。
从我举出的这个案例中,关键是自己要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不管是劳动仲裁也好,还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好,都是需要靠证据材料来说话。但是很多员工由于在岗时,没有想过要和企业打官司,也没有想过要申请劳动仲裁或是起诉公司,但是在遭到不公平对待时,或是离开公司以后才想起觉得冤屈,由于已经离开了公司,证据收集比较难,这给自己维权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同时还要注意一个时效性的问题,一般劳动仲裁的时效性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这句话的理解比如公司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就是从你到公司工作以后,在一年之内发现公司没有为你缴纳社会保险,那么在一年之内是可以提请劳动仲裁的,再比如离开公司以后,公司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情况,一般也是离职后一年之内,超过了时效性一般都是不会受理的。
在劳动仲裁后,自己输掉了官司的,这种情况一般不要放弃,因为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和劳动仲裁相比,劳动者胜诉的几率更大一些。即使企业和劳动仲裁部门比较熟悉,或是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和法院的人不一定有关系,而且现在对于法官的判决案件实行的终身责任制,法院相对于劳动仲裁的仲裁,程序更加公正,审判更加注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事实,因此劳动仲裁败诉,一审法院是完全有可能胜诉的,如果一审法院败诉,二审法院也是有可能胜诉的。关键还是自己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有事实依据做支撑,邪不压正,真理永远属于正义者所有。
综上所述,根据你的描述,劳动仲裁败诉,一审法院胜诉,这种情况在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中是比较常见的,在法院胜诉以后,对劳动仲裁员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他该上班还照常上班,该拿工资还照常拿工资,除非他真的拿了企业的好处,或是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那他的日子今后可能就无法过下去了。不过正常的办案过程中,出现的胜诉或是败诉,对劳动仲裁员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能怎么看?
有仲裁经历的公司一大把,“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公司规模越大,员工人数越多,发生劳动纠纷的概率及风险越大,公司的制度与规定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也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所以有用人企业中,有仲裁经历的大公司很多,这其中也不乏有很多优秀的大公司。
现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较好,这种流动也增加了发生劳资纠纷比例,所以市面上有仲裁经历的公司很多,个人认为不必过于关注此点,好公司自然会生存得越来越好,坏公司也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逐步被淘汰。
一、从劳动仲裁委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算,最迟需要在60日内结束。劳动仲裁的具体程序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4.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5.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只要仲裁期间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就可以要求公司支付仲裁期间的工资。若劳动者已经跟用人单位终止及解除劳动有关系的,则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但若因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员工提起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仲裁请求,最终员工请求获得支持的,仲裁或诉讼期间,员工未提供劳动是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公司应按照员工正常上班向其支付劳动争议期间工资。
三、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时间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京悦所袁康迪、夏烨)
你好,公司作为主体,与员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为违法的。没有劳动合同,你申请的劳动仲裁首先企业是违法的,至于仲裁的事项是否输赢,无法界定。用人单位是否会被罚款,要取决于当地劳动监督检查部门的态度。希望能帮助到你!
我是执业律师,很荣幸受邀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果公司说不怕劳动仲裁要么是公司负责人对法律不了解而盲目自信,要么是以此吓唬劳动者以达到减少仲裁数量的目的。至于公司破产肯定是需要向员工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下面就这两个问题做如下分析:
第一,劳动仲裁后,如果员工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而且诉讼费只需要10元。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法院判决文书基本上都是网上公开,而且在使用“天眼查”、“企查查”等工具查公司时是可以看到判决书内容的。这个时候,较多的诉讼记录往往会提示企业存在风险非常不利于企业对外谈业务和招工。所以,任何企业都是怕诉讼的,较多的败诉记录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如果企业负责人告诉员工不怕诉讼往往出于两点考虑(1)用这种方式吓唬员工,让员工妥协从而不敢提起仲裁,进而接受公司不赔偿或者较低的赔偿;(2)如果员工提起仲裁则往往采取拖字决,员工往往拖不起,仲裁、一审、二审下来起码1-2年,給员工产生一种公司不怕诉讼的错觉,进而以较低金额达成和解或调解。
第三,在仲裁、一审、二审后,员工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会列入失信黑名单 ,即“老赖”名单,并且在公司申请破产时可以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要求股东在出资本息范围內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公司也是担心劳动仲裁的。
第四,公司破产属于公司死亡的一种形式,这时劳动者兢兢业业说没有过错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4条第4款,第46条第六款的规定,公司应该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为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所以,公司是怕劳动仲裁的,说不怕往往是假像,劳动者们要练就火眼金睛加以赠别;公司破产也是要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公司被劳动仲裁会怎样“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