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包含治安处罚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
合法。作为法律适用来说,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公安机关依据程序的法规决定不予行政处罚,符合法律规定。
第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
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拘传结束后,应当由其在拘传证上填写拘传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三条 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一)没有违法事实的;(二)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三)违法嫌疑人死亡的;(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终止调查时,违法嫌疑人已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是为了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保障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正确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是对一部分人适用,是一个群体都适用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是法律,属于行政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 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
(一)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
(二)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
(三)作出行政处罚等处理决定,且已执行的;
(四)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
(五)作出处理决定后,因执行对象灭失、死亡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执行或者无需执行的。
这是关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结案的规定。
1、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也就是说如果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不认定是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
2、立功的检举他人罪行材料应当指明具体犯罪事实;
3、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重要线索的,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认定为立功。
所以总的来说,想认定为立功,就是犯罪本人实施的立功+指明具体犯罪事实+查证属实。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