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中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中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和一致性四大特点
一、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第一、享有基本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第二、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范围非常广泛。二、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平等性第一、公民在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等;第二、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第一、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具有现实性;第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既有物质保障又有法律保障,因而是可以实现的;四、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第一、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第二、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第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5、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权利。
6、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职责和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6、公民有劳动的义务。
7、受教育的义务。
8、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9、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特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具有统一性。
“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句话是对的,但宪法的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果说是宪法的特征表现在“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片面的。? 宪法的基本特征如下:宪法是国家颁布的法律中的一种,它和普通法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宪法和普通法律又有所不同,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指宪法在法律方面的特有属性,也就是它同普通法律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所规定的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等等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制度。其它普通法律所涉及的内容仅是国家和社会中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属于局部性的社会现象和法律关系,如教育法只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刑法解决犯罪与刑罚问题;继承法解决财产继承问题。由此可见,在内容上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它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无效。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精神相违背。(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公民享受权利和行使义务的根本保证。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宪法中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