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在线问法 时间: 2024.01.13
975
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在刑事自诉中,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以及他们的委托代理人进行控诉,您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参与人主要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自诉人除享有诉讼参与人的共同的诉讼权利以外,法律还赋予其广泛的诉讼权利,主要有:①提起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⑧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

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在刑事自诉中,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以及他们的委托代理人进行控诉。某些情况下,单位、团体也可以提起控诉,比如单位、团体做为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等情形。

在刑事公诉中,只有公诉机关承担控诉职能。

地位:

辩护律师是独立诉讼参与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具体表现:(1)辩护律师独立于检察官的指挥(2)辩护律师独立于法院发现真实的愿望;(3)辩护律师独立于委托人的意志。

职责:《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您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参与人主要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依据诉讼参与人同案件的利害关系不同,可以将诉讼参与人分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两类。

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他所以参加到诉讼中来,是因为正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直接侵害,是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正是由于被害人在刑事案件中的特殊身份,刑事诉讼法为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赋予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以当事人地位。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主要有:①控告犯罪行为;②依法申请侦查人员、检查人员和审判人员回避;③参加诉讼;④委托诉讼代理人;⑤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时,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请求,请求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⑥对于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起诉;⑦提起附带民事诉讼;⑧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自诉人,是指在自诉案件中以个人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人。一般情况下自诉人就是自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自诉人是自诉案件的一方当事人,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在自诉案件中行使控诉职能,其诉讼行为对诉讼进程有决定性作用。因而,自诉人是自诉案件中重要的诉讼主体。法律赋予自诉人在诉讼中以广泛的诉讼权利。

自诉人除享有诉讼参与人的共同的诉讼权利以外,法律还赋予其广泛的诉讼权利,主要有:①提起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②申请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员和翻译人员回避;③出席法庭审判,参加法庭调查和辨认,申请人民法院调取新的证据,传唤证人,申请重新鉴定和勘验;④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⑤请求法院调解或与被告人自行和解;⑥在审判前撤诉;⑦阅读或听取审判笔录,有权请求补充或改正;⑧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不服时,有权上诉;⑨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出申请。

犯罪嫌疑人是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犯罪,尚未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当事人

被告人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或被自诉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当事人。

前者是指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物质损失,在刑事诉讼中提起民事诉讼的要求得到赔偿的当事人。后者是因其犯罪行为造成物质损失而被起诉索赔的当事人。

其他诉讼参与人

法定代理人和诉讼代理人

法定代理人是依据法律规定对被代理人负有保护责任的人。《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3项规定,“‘法定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父母、养父母、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团体的代表。”[2] 从这一规定看,法定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的利益参加诉讼,他应当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为了便于诉讼,如果有多个法定代理人时,只能由其中的一个参加诉讼。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表被代理人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但不能代替被代理人陈述案情和作证,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担与人身自由相关的义务。法定代理人还依法享有独立的诉讼权利。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诉人的法定代理有申请回避权和上诉权,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在法定期限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5项的规定,诉讼代理人,是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被代理人有限定性,诉讼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诉讼活动,只能在代理权限内从事活动,进行代理活动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诉讼代理可分为三类: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代理。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与所代理的被代理人的诉讼权利相同,并以被代理人委托的权限为代理活动范围。

法定代理和诉讼代理作为完备的刑事诉讼代理制度的两个部分,两种代理有相同之处:(1)两者都是代替被代理人行使一定诉讼权利的人;(2)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只能在法定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诉讼权利,在他们的代理权限内进行诉讼活动;(3)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法定代理人与诉讼代理人的不同点在于:(1)法定代理人的产生是自然是产生的,没有委托关系,而诉讼代理人的产生是基于委托人的委托事实才产生的;(2)两者的代理权限不同,而且法定代理人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代为参加诉讼活动;(3)法定代理关系不能解除,而诉讼代理关系被代理人可以随时要求解除。

辩护人

辩护人是指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法院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依法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辩护人参加诉讼是源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法院的指定,在刑事诉讼中与控方主张相对立,依事实和法律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以自己的意志开展辩护活动,为了便于更好地执行辩护职能,法律赋予了辩护人较广泛的权利;(1)收集、调查证据;(2)参加法庭审理;(3)辩护;(4)经被告人同意享有上诉等权利。

辩护人不是基于本人利益参加诉讼的,与案件的处理结果也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这一点来看辩护人与诉讼代理人有着共同的特征,但两者有较大的区别:产生的根据不同;诉讼地位不同;适用范围不同;诉讼任务不同;权限范围不同;权利内容不同;活动名义不同。

证人

证人是指除当事人以外,向司法机关提供自己所了解了的案件情况的诉讼参与人。证人是由案件事实决定的特定的自然人,证人不能更换和代替,也不能任意指定。作证是贫民应尽的法律义务,一切公民只要了解案情并有作证的能力,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证人是在诉讼活动开始前便了解案件情况的人;(2)证人必须是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的人;(3)证人是自然人。证人一般应当出庭作证,在法庭上接受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的询问、质证。证人作证是一种义务,同时也是一种权利,此外,证人还享有查阅询问笔录,要求对笔录中记载有遗漏或差错的部分加以补充、改正,要求补偿作证而受到的经济损失,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受司法机关的保护等诉讼权利。

鉴定人

鉴定人是指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事实的某些专门性问题提出书面鉴定意见的诉讼参与人。鉴定人的鉴定意见是一种独立的证据。鉴定人必须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鉴定人如有刑事诉讼法第29、29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鉴定人有权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情材料,有权收取鉴定费用和相应的经济补偿,有权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足够的鉴定材料,如果有具备作出鉴定结论的条件时,有权拒绝进行鉴定。鉴定人同时承担不作虚假鉴定;出庭宣读鉴定结论时,接受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以及审判人员的发问;对所知案情材料保密等诉讼义务。

翻译人员

翻译人员是指接受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聘请,在诉讼中进行地语言、文字(包括聋哑手势和盲文)翻译工作的诉讼参与人。翻译人员必须是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有刑事诉讼法第28、2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翻译人员有权了解有关的案件情况;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和补偿;有权查阅记载其翻译内容的笔录,如果认为笔当同翻译内容不符,还有权要求修正和补充。翻译人员应如实地进行翻译。

“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刑事诉讼中没有诉讼参加人,民事诉讼中才有。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律师投稿,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于本网联系,我们将予以及时更正或删除。【在线反馈】

民事诉讼从起诉到判决多长时间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民事普通一审程序从立案之日起一般为6个月的时间,特殊情况下院长批准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 ...
法律顾问
434热度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是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院的程序,为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惩罚犯罪所进行的活动二种不同的诉讼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民诉所请求维护的是平 ...
法律顾问
86热度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法庭经对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的相关线索或者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可能存在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内容是: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法 ...
法律顾问
845热度

被害人如何参与刑事诉讼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作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如下:一、诉讼权利1.要求提供作证条件和保密的权利2.委托诉讼代理人和发表诉讼意见的权利3.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及获得翻译的权利4 ...
法律顾问
386热度

诉讼时效过了怎么办

案件经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可能会援引诉讼时效进行抗辩,如果法院查明没有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等情形,是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2、如果无法找到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证据,也不管对方当事人是否意识到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双方当事人可以心平气和 ...
法律顾问
451热度

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特点是:国家侵犯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公民为原告国家机关为被告,法院审理适用《行政诉讼法》,举证责任实行由被告举证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据原则,由行政相对人的公民法人作为原告,国家机关作为被告,请求法院审理后确认行政违法丶撤销具体 ...
法律顾问
24热度

刑事诉讼法申请再审的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我国刑事訴訟法規定再审的期限、一般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提出,但是有特定条件:再审可能对原审被告宣布无罪的,再审是被告人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法院 ...
法律顾问
384热度

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辩护

在诉讼中,律师提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依据的也是事实和法律,这正是律师意见会被办案机关采纳的基础,在案证据显示,刘某是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到案,到案后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根据以上事实和 ...
法律顾问
220热度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 ...
法律顾问
344热度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区别

: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等)的案件,刑事诉讼民 ...
法律顾问
633热度

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的比较

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 ...
法律顾问
440热度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以上规定,属于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缓刑以及剥夺政治权利  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74条以及最高院、最高检、司法部在2003年3月下发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规定,适用简易程 ...
法律顾问
989热度

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

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在刑事自诉中,由被害人或其近亲属以及他们的委托代理人进行控诉,您好,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参与人主要包括: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自诉人除享有诉讼参与人的共 ...
法律顾问
975热度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参与人

刑诉诉讼参与人包括:当事人(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除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以外的 ...
法律顾问
180热度

如何确定公司诉讼代表人?

不同利益的股东或高管因持有不同公章争夺公司诉讼代表权(工商备案的公章与未备案的公章冲突、两枚或两枚以上均未在工商备案的公章冲突),而工商登记具有公示效力,对外当然代表公司意志,但也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遵循公司 ...
法律顾问
110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