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房产分割
新婚姻法刚刚颁布不久,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毕竟是与自己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部司法解释,新婚姻法在结婚离婚方面和夫妻财产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规定,新婚姻法对于房产分割,也就是不动产分割也进行了一些规定,房产分割又多种情况。
?
第五条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 自然增值是指在财产所有人拥有的财产因所有人以外的变化因素的存在而出现的价值增长状态,财产增值的原因是由于外在的因素造成。例如商业中心地段的不动产因其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增强而增加的价值;拥有的古玩随着收藏市场的繁荣而价格上涨;持有的股票因公司业绩优异而价格上扬等。
- 孳息指由原物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孳息分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天然孳息例如:母鸡生的蛋、牲畜下的幼崽,果树长出的果子土地自然生长的粮食、草、树木等植物。法定孳息李如意租金银行存款的利息等。
- 举例:若男方婚前购买一套房子,价值100万元,结婚后男方只是单纯的持有该套房子且未做任何经营、租售等,8年后随着周边房价翻番,该套房子若出售的话市场价预计在在200万元,若此时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该套房子包括按市场价增值部分全都归男方所有。若在婚姻存续期间男方为做生意而出售该套房子筹集资金的,在做生意期间因经营良好而赚到100万元,此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此投资经营增值的100万元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第六条 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合同法第186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由此可见,赠与合同根据性质的不同法院有不同的处理情况,因为要顾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一般的赠与合同在权利转移之前是可以撤销的,有些特殊的不行。
尽管婚姻存续很多年,但没有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的,在离婚时进行房产分割,依然是可以撤销赠与的,该房产依然归于另一方,离婚时不予分割。
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一方父母出资登记于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房产分割时,该房产依然归一方所有,不予分割。
?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父母双方购买,登记于夫妻双方名下的房产,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进行按份分割,房产可以进行拍卖后折价分配,也可以协商由一方购买,购买一方给予另一方补偿。
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 此时,一方婚前购买的房屋,婚后共同还贷的,财产分割时也只属于一方,不予分割,但是要给另一方必要补偿。
- 以按揭贷款方式买的房屋所有权归属是有特殊性的。应当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一是在婚前,夫妻一方在婚前已付了房款,那么这个房子肯定是夫妻一方婚前个人财产。二是在婚后,偿还房屋的按揭贷款是由双方共同支付的,应当归属于双方共同财产,按按揭的数额分割。
?
第十八条 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离婚后还有没有涉及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还是可以请求法院进行分割的。
?
婚姻的缔结是一段缘分,祝福大家都能有美好的婚姻生活。
以上就是新婚姻法关于房产分割的规定,小编也给出了一些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最近出台的新婚姻法规定,谁出钱买的房子就归谁。不管是男方还是男方父母。在婚前或者是婚姻存续期间出资买的房子,或者是男方继承来的房产,在婚姻破裂的时候,房产的所有权还是归男方。
这个新规,对于一些想让丈夫在房产证上加自己名字的女性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因为无论加不加自己名字,在离婚时的房产分割上,都只会按照出资比例来进行分割了。
很多人会说,女性为了家庭付出辛劳、生儿育女,最后却什么也得不到。但实际上男人买房,结婚几年以后,女人有外遇要求离婚,分割房产的案子也是屡见不鲜,很多男人,全家辛辛苦苦一辈子,买了房子,结果到头来是人财两空,毫无保障。只是很多男人要面子,不会把这种事情大肆宣扬。
如果女人够独立的话,对女人来讲也是一样,女方或者女方父母不管是在婚前还是婚姻存续期间出资买的房子,在婚姻破裂的时候,这个房产的所有权还是归女方所有的。
所以,新婚姻法的出台绝对是一件好事。
首先,它真正实现了男女的同权和平等。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又一次地强调了在亲密关系甚至是婚姻关系里边,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感。
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这是需要分得相对比较清楚才可以的。所以想通过结婚从而让自己过上更好生活,获得更多财产,现在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
新婚姻法并没有偏向任何一个人。男性在婚前的房产,受到法律保护。女性在婚前的房产,也受到法律保护。最好的解决纠纷的方法,就是夫妻两个人共同出资,AA首付。新婚姻法没有明说,但是,精神就是平等。
无论男女,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
您好,婚前贷款买房产权归登记方婚后参与还贷离婚获补偿 司法解释(三)第一次明确了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如果仅仅机械地按照房屋产权证书取得的时间作为划分按揭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或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则可能出现对一方显失公平的情况。 司法解释(三)第十条的规定,一方在婚前已经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向房地产公司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的物权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那么离婚分割财产时将按揭房屋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相对比较公平。对按揭房屋在婚后的增值,应考虑配偶一方参与还贷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在将按揭房屋认定为一方所有的基础上,未还债务也应由其继续承担,这样处理不仅易于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对性原理。对于婚后参与还贷的一方来说,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这里必须更正一点,我国现行婚姻法是2001年修正,根本不存在新婚姻法。之后,先后出了三个司法解释。
关于房产分割,是一个非常庞杂的内容。例如婚前房产、婚后房产,其分割规则不同,要根据出资人,出资时间,公正与否等不同而区别很大。
另外根据房屋的性质和状态不同,分割也不同,例如全款买房和贷款买房分割规则不同。大红本的房子和公租房分割规则也不同。
您好,一方赠与另一方房产,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六条 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此时,如果一方赠与另一方房产,哪怕是结婚很多年,只要是房产未过户的,赠与一方也可以撤销赠与,离婚时房产还是属于赠与一方,不予分割。
新婚姻法,一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此时,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买房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对自己子女的赠与,与婚姻关系存储期间的另一方没有任何关系,离婚时作为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不予分割。
新婚姻法,双方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婚后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屋,不管产权登记在哪一方名下,离婚时按照出资份额按份分割。
新婚姻法,一方婚前购买房屋,离婚房产如何分割:《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通常在离婚诉讼中涉及较多的纠纷就是房产分割问题,尤其是房屋价格高居不下的情况下,房产分割的纠纷更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常见的房屋产权纠纷及分割原则做简要解析,以供参考。
1. 个人所有房屋的婚后收益
新婚姻法出台之前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新婚姻法出台后,前述条款被废除,也就是一方的婚前财产不论结婚多久,都不会自动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在房产证上加上对方名字,则可以视为对对方的赠与,此时可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一方婚前个人全款买的房产,房产证上未加对方名字的情况下,该房产应当认定为个人财产;一方婚后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离婚时该房屋属于“个人财产的替代物”,也应当认定为个人财产。前述两种情形下的房屋我们统称为个人所有房屋,其自然增值也应当属于个人财产。但是将该房屋在婚后用于出租的,其租金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 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所有权归属问题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在各方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前述几种情形是法律上的原则性规定,实务当中也有将父母的出资认定为借贷关系的情形,具体案件应当根据相应的证据材料具体分析。
3. 一方婚前付首付购买房屋婚后共同还贷的处理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根据相关原则进行分割,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4. 离婚时尚未取得产权的房屋的处理
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当事人就该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婚姻存续期间,取得一方父母单位房改房所有权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如果房改房已经登记在夫妻双方名下,可视作一方父母放弃对房改房中因自己参加房改以职级、年龄、工龄等抵扣所享受的福利而对于夫妻双方的赠与,可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如果登记于夫或妻一方名下,则应视为对子女的一方的赠与,该房改房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而非夫妻共同财产。
上述几种情形是实务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并未完全覆盖所有的情况,难免挂一漏万,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案件还需根据相应的证据材料具体分析。
您好,婚前贷款买房产权归登记方婚后参与还贷离婚获补偿 司法解释(三)第一次明确了离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应归产权登记方所有。如果仅仅机械地按照房屋产权证书取得的时间作为划分按揭房屋属于婚前个人财产或婚后夫妻共同财产的标准,则可能出现对一方显失公平的情况。 司法解释(三)第十条的规定,一方在婚前已经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向房地产公司支付了全部购房款,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即在婚前就取得了购房合同确认给购房者的全部债权,婚后获得房产的物权只是财产权利的自然转化,那么离婚分割财产时将按揭房屋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相对比较公平。对按揭房屋在婚后的增值,应考虑配偶一方参与还贷的实际情况,对其作出公平合理的补偿。在将按揭房屋认定为一方所有的基础上,未还债务也应由其继续承担,这样处理不仅易于操作,也符合合同相对性原理。对于婚后参与还贷的一方来说,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