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后该如何报案
被诈骗后该如何报案?
做律师,即使不做刑事案件,职业特点使然,依然可以见到各种诈骗受害人——大学生、公司职员、市侩生意人到老头老太太,各式各样,骗子从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到陌生人,骗术从投资理财、民间借贷、代理销售、会员学员到网络诈骗等,无奇不有。
被诈骗,受害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报警。但是你会发现,接警的民警脾气臭,没耐心不受理,好不容易受理拿到接报单,却迟迟等不到刑事立案,立案了又石沉大海……不得不说,公检法机关都面临案多人少、顾此失彼的窘境。当然,集中力量严打某些刑事犯罪领域也会影响警力分配,还可能存在消极怠工,行政不作为等。但是,作为报案人、控告人,你做好配合工作了吗?
在熟人诈骗的场合下,犯罪嫌疑人往往以借贷、委托理财、购买货物等方式敛财后不知所踪,当你在派出所七七八八说了一大通,仅仅展示了转账记录,自己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甚至咆哮不止,但是你除了被值班民警教训一通之外,起不到任何效果。
为什么?熟人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有经济往来也是正常的,虽有转账记录,但是转账记录无法直接体现经济行为的法律关系,是诈骗还是民间借贷、委托理财还是借款未能按时支付引发的经济纠纷?说实话空口无凭民警根本无从判断,如果真的属于经济纠纷,公安又岂能越俎代庖?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报警,尽快获得刑事立案?
首先,请理清思路,能言简意赅,不重复不矛盾地说清楚被诈骗的过程,有问才有答,不说与案件无关的内容,不执着于感情和感受,描述事实即可,警察听得多见的多了,不会因为你声泪俱下就多投入几分精力,这是效率要求。但是,如果确实属于经济纠纷,就不要无畏的纠缠,该咨询律师的咨询律师,该提起民事诉讼的提起民事诉讼,不要指望警察解决所有的问题。
其次,整理手头所有的证据材料,书面的合同、收据、欠条、证明、转账记录、银行电子回单、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甚至证人,证据整理要注意以下要点:
- 书面证据复印清晰完整、录音证据翻译文字稿编辑整齐适阅、聊天记录截图或导出打印并划出重点;
- 证据整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整理,如诈骗过程的证据——支付款项的证据——转账后催促还款或沟通的证据等,具体根据案件情况调整;
- 如果可能,请整理一份案件线索或证据清单吧,列明线索或证据名称、来源、拟证明的事实等内容;
- 实在搞不定,就找个律师吧,报案只是第一步,追回款项是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后续案件进展沟通、补充材料,甚至启动民事程序等非专业人士会像没头苍蝇,别把刑事报案当做任务,始终要记得那是手段,刑事不成还得民事诉讼;当然,如果有法律专业人士还可以起草专业的刑事控告书,载明控告人、被控告人情况,控告请求、事实与理由,作出初步法律分析、列明立案标准、法律依据和管辖问题,这自然比口头陈述有用的多。
再次,选择好报警的派出所。报警一般在犯罪行为地或者犯罪结果发生地主管公安机关报案,特殊案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个问题颇有点复杂,不展开。实务中原则上可以自己的住所地(租住地也可)为基点,找距离自己最近的派出所窗口报案,带着所有前述准备的线索或者证据材料以及自己的身份证。如果管辖不对,派出所会告诉你应该到哪里报警,不要纠缠,按照指示赶往下一家,即使指示错误,非法律专业人士你也理论不清楚。
最后,报警结束,千万记得索取接报单,这是报警环节的重要法律文书,当然不要奢望报案当场就取得立案通知书,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论公安部门有审查时限,就是没有时限要求其内部立案审批也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拿到接报单后,及时与接报民警沟通,关注立案进程,根据要求提供补充证据材料,比如银行卡交易明细等,配合、督促案件尽快正式立案。
通常在正式立案前,民警会传唤被控告人(诈骗行为人)做一次笔录,了解情况。一旦正式立案,收到刑事立案通知书,意味着公安机关基本认可了诈骗事实,案件会移到刑侦部门,将正式展开调查收集证据,受到刑事侦查时限的限制,后续程序则以刑侦民警为主推动,此时也不要忘了定期联系主办民警询问进展。
有很多人看了这篇被诈骗后该如何报案的文章跑来问我,他/她被诈骗了,为什么跑去立案,派出所不受理,不立案?真是天问啊!
首先要搞清楚,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由公安部门处理,如果是涉及刑事案件或治安管理的,去找公安报案没问题,但如果就是经济纠纷,公安部门不可能立案,也不能贸然立案,否则是要承担责任的。自己拉的屎,就得自己擦屁股。
所以,该报案的报案,不能报案的该自认倒霉的自认倒霉,不想自认倒霉的去法院诉讼。我们律师整天和法院打交道,就以为所有人都知道法院是干嘛的,没想到有很多人好像只知道公安局,不知道法院似的,真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