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婚后财产如何界定最新法规
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
1、判断是否属于婚前财产的关键在于财产权的取得时间系在结婚之前。如果财产权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实际占有该财产,其性质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2、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待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外有约定的除外。
3、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根据《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只有夫妻共同财产才可以进行分割,婚前个人财产是不能进行分割的。
依据婚姻法的规定;男女自领结婚证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成为了合法的夫妻,在婚姻期间内,任意一方的收入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对共同拥有的财产,双方都有平等的使用权,买卖权,赠予权和处置权。同时,法律还认可家庭的财产是由婚前的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组成。婚前个人财产的权属永远归个人所有,并不因为婚姻而改变它归属权的性质。
婚前财产的界定就是;领结婚证以前用个人的收入,或者是父母亲戚赠送,购买的动产和不动产,以及现金都是属于婚前个人财产。
婚前婚后以领结婚证那天算起!
一方婚前买房,算婚前个人财产,也就是说一方在领结婚证前全款购买房子并装修好,之后结婚,这样房子算一方个人婚前财产,若离婚,该房子算婚前个人财产,另一方无权分配该房产!
一方婚前买房,但只付购房首付,婚前有个人存款,该存款足够还贷,婚后用该存款还贷,该房产也算一方个人财产,可以算婚前财产
一方婚前买房,只付首付或还几期房贷,结婚后与另一方共同还贷,这种情况不完全属一方婚前财产,若婚后离婚,房产分割如下:
房子估价-未还贷部份=实际剩余部份
实际剩余部份-一方首付部份和婚前还贷部份=夫妻共同部份
一方(例:男方)夫妻共同部份一半+首付部份+婚前还贷部份
另一方(例:女方)夫妻共同部份一半
对于房产是婚前的财产还是婚后的财产,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简要的列举如下情况:
1、如果房子是一方的婚前全款支付的,并且登记在自己名下,那么该房子就是当事人婚前的个人财产。
2、如果房子是一方婚前支付首付款,婚后共同还贷,且房子登记在首付款支付方名下,那么婚后共同还贷的部分属于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可以要求分割。
3、如果房子是婚后用夫妻的共同财产购买的,不管登记在谁的名下,都是婚后的财产且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双方都可以要求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