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服务有哪些
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服务有哪些
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程序和内容:
(1)社区矫正对象相关的法律文书及材料的接收;
(2)社区矫正对象的接收,包括对象的确认、登记、填写相关表格,在《社区矫正宣告书》上签字等具体工作内容;
(3)告知社区矫正对象相关权利和义务以及社区矫正相关规定;
(4)开展初次见面谈话教育;
(5)建立矫正对象的个人矫正档案。
1、工作的性质不同,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安置帮教只是行政管理和社会工作;
2、工作对象的身份不同。社区矫正的工作对象是正在服刑或接受矫正的罪犯,而安置帮教工作对象是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的公民;
3、工作的力度和管理的宽严程度不同。社区矫正由于是刑罚执行,具有强制力,对矫正对象作出一定的人身自由和政治权利方面的限制、行为方面的约束,违反监管规定的还要受到惩罚;而刑释解教工作不能强制,由于刑释解教人员都是具有人身自由和权利保障的公民,对其在思想上,行为上不能违背其意愿或采取强制措施,只能靠教育引导,促使其自愿接受帮教。两者相比较,在工作力度和管理程度上要差很多。
以社区为依托,以公益性服务为内容,认真组织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是对本辖区内的法制宣传栏进行内容更新;
二是结合市、镇乡(街道)重点工作,如五城同创、美丽乡村建设等,确立社区服务项目,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相应的社区服务;三是由社区矫正人员自主选择社区服务项目。如制作法律宣传展板,在邻居节等活动期间开展法律宣传;由社区矫正人员组成社区法律宣传服务队伍,深入社区、小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为确保社区矫正人员认真完成各项社区服务工作,各司法所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并由社区(片)村协助司法所进行考核。
您好!《社区矫正人员公益劳动制度》规定:
1、有劳动能力的矫正对象必须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每人每月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时间不得少于12小时。
2、公益劳动内容为无偿参加非营利性机构、社团的服务活动或者社会(社区)公共服务,具体项目由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设置。设置原则为:符合公共利益,矫正对象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便于监督检查。
3、公益劳动可以由社区组织集中进行,也可由社区服刑人员自行前往公益劳动地点劳动。 谢谢阅读!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社区矫正对象社区服务有哪些“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