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刑五年实际坐牢多久
判刑五年实际坐牢多久
判刑10年,实际坐牢可能要七年以上,最多可减刑2-3年。还有可能假释,但也要坐牢5年以上。
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被判刑五年半正常坐几年牢,但影响坐牢的因素包括有没有缓刑、先行羁押多少天、执行期间有没有减刑情形等。
一般情况下,根据服刑期间表现,如果符合减刑或假释条件的,那么坐牢两年半以后才可以办理减刑、假释。
实际执行的刑期为五年。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予以减刑假释。理论上,经过减刑假释,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司法实践中,一般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的60%——70%.
您好,一般情况下,如果表现良好,有两种情况可以缩短刑法执行的期限,分别是减刑和假释。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属于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的,可以适用减刑。所谓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执行一定的刑期后,附条件的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
对于被假释的人,必须实际执行一定的刑期。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原判刑罚二分之一以上,即您说提及的人应当至少服刑三年五个月的一半的期限,同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危害社会的。所谓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是指犯罪分子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通过教育、改造和学习,对自己所犯罪行有较深刻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痛改前非,改恶从善,释放后不会重操旧业或从事违法犯罪等危害社会行为的,可以假释。
所以实际在监狱服刑的时间一半情况下是判决书上的期限,不排除因减刑或假释缩短在监狱服刑的时间。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从进看守所正式批捕那天开始算,进监狱后,争取表现好点五年是可以减一年的。然后看守所应该也呆了半年,所以进监狱后可能实际呆个三年半左右就可。前提是他一定得表现积极一些。里面比较复杂。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判刑五年实际坐牢多久“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