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劳动仲裁
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劳动仲裁
说明了有不少企业没有真正按着劳动法办事,对待员工有很多违法事情发生,员工没有办法,只能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有就是劳动者越来越多的知道只有法律才可以为劳动者说话,法律意识明显提高。这是件好事,但是我们还是企业不要违法,要爱护劳动者,要遵守劳动法,要维护员工合法利益。
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是为了更及时、更有效率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规定,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
仲裁步骤:1.准备仲裁材料(申请书、证据、被告主体信息等),即可前往有管辖权的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2.材料齐全的,仲裁委会给你一份已收材料清单
3.受理申请后会有短信通知你、或给你受理申请通知书
4.受理后,仲裁委会联系被告,给被告送达申请材料,一般会在2个月左右安排开庭
5.期间会安排人员进行调解,如达成调解,则结案
6.如不能达成调解,则会审理,之后出裁决书。如对方上诉,则会进入诉讼阶段。
作为当事人,一般只需前往仲裁委几次,并不需要你每天前往仲裁委,同时,仲裁期间,你仍可找工作,不影响你继续上班。
如果你没有时间,可以委托律师帮你处理仲裁事宜的。
- 最近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劳动仲裁案件案件受理量井喷,以我所了解的深圳某劳动仲裁委员会为例,案件量暴增,所有案件立案之前都会有14天的调解期间。同时,在接受劳动者咨询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听到类似的说法,而说法的来源大都是公司的人力的工作人员,针对类似的情况结合我个人的经验简单的说几点个人看法:
- 1.劳动仲裁到底会不会影响你找工作?我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双向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的偏好不是你能控制的,如果这个用人单位觉得这个很重要,那么它肯定认为自己用工风险很大,存有违反劳动法规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才会惧怕劳动者提起仲裁,如果是这样的用人单位,其实本身就不是太友好的单位,如果不是没有办法,类似的单位应当不是你的第一选择!
- 2.如上所述找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用人单位招聘的原因在于解决问题,如果你确实有能力解决它的痛点,你跟前东家的这些事情估计就不会那么重要了。
- 3.合法维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的公民权利,如果你的权利被侵犯了,你为了找到下一份工作选择隐忍或者放弃权利,这本身对自己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那就很难指望你会对公司的利益负责!同时也会助长前东家的嚣张气焰,让更多的人受到困扰。
- 4.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如果有人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你必须学会在法律框架内say no并且去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担心找不到工作就好好打磨你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人会拒绝一个有用的人!
打工者都是农村农民,也许是法律意识淡薄,一直秉承过去老话说的“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的原则,苦点累点无所谓,也一直把吃亏是福,吃亏人常在当作口头禅,连到那去打官司都不知道,还去哪打官司?有打官司告状那个时间,还不去辞职再找份工作干,把吃亏的受的损失挣回来。总会自我安慰自己,大人不计小人过,这就显示农民工的宽宏大量,高风亮节。
其实打官司并不容易,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既然是劳动纠纷,就会各说各的理由,而农民工懂劳动法的不多,又请不起律师,愿意忍气吞声,也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怎么说,没有谁愿意去惹事生非。
嗯。就算所有过错都在公司。如果公司有那个想法,等到仲裁结果下来并执行。拖你两年是轻轻松松。这中间花费的精力财力,和公司的赔偿结果(虽然你不同意)一比较。还是个人吃亏。
谈不上不怕吧,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情况下谁也不希望走到仲裁这一步的。一般情况下,企业都会输掉仲裁,因为现行法律体系是倾向于保护弱势群体,而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仲裁一般都会由员工方发起,企业处于被动方,一旦发生了仲裁事件只能去积极应对,有的时候也会故意拉长时间成本,让劳动者知难而退。但是结果是很明朗的,所以只要是劳动者得不到应有的权益都不会善罢甘休的。
作为律师一定知道再上诉的后果,因为仲裁的双方材料已经明显对所代理方不利!法律是讲证据的![祈祷]
第一、他们告赢告不赢都会从此失去工作,而且结果是未知数。第二、他们既然敢公然的违反《劳动法》,就必然有其敢于违反的手段,而且法律程序可能会很漫长,这些人却需要工作机会以换取生活资费。第三、打工的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为了家庭和自身的安全,多数人会选择放弃自身的利益以换取安全。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为什么很多人不去劳动仲裁“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