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的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的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第九十九条第三项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3〕15号)第二条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
看到这个新闻,心里实在不是个滋味,对交警的这种做法,实在不敢恭维。
试想,一个车子在正常行驶,突然一个狗窜出来,你再避让吗,你能避让吗?如果后边的车撞上来怎么办呢,出了交通事故死了人也要避狗吗,不可思议。路是人修的,是用来走车和走人的,宠物被撞,狗主牵着狗还是任狗自由穿行如果放任狗胡跑乱窜,会不会造成交通事故呢,为什么没有追究狗主的责任呢。
这样的处理方式太偏面了,如果轧死一只麻雀,轧死一个老鼠怎么办是否也要报警,等侯处理呢?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有第三项情形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因此,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行政处罚,可并处拘留15日。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能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谢谢小秘书邀请!
对于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者,公安机关一般都会进行拘留,但也不是一定会进行拘留,而且所处的拘留是行政拘留。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通事故时时在发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与人身伤亡。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司机由于害怕承担责任或存有侥幸心理,而选择了逃逸。造成了交通案件性质的改变,所受的处罚会加重。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拘留,拘留分为两种:行政拘留与行事拘留。交通事故为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反行为,给于一种最严厉的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最高期限是15天,由公安机关决定。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期限不超过20天。行事拘留在此就不作说明了。那么发生交通事故逃逸会拘留吗?
《一》会拘留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74条,对交通肇事逃逸定义为: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减轻责任。肇事逃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之规定处理,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拘留十五日以下。以及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二》也可不拘留
当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后,逃逸者自行投案或认罪态度较好,公关机关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不拘留。使行保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取保侯审,虽传虽到。条件是要有保证人,交纳了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
由此可见,肇事逃逸者,一般都会拘留,但也不是一定会进行拘留。
最后小编提醒肇事逃逸者,遵守交通规,文明驾驶。为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着想,一但发生交通事故,千万不要逃逸,该承担什么责任就承担什么责任,以免加重处罚。
-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对他人生命财产不负责的行为,这种行为如何认定呢?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有关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的知识。
交通事故逃逸认定标准:
交通事故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为了逃避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离开事故现场,没有积极履行抢救伤者和财产、向交通管理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报告事故情况、在现场等候处理等交通法规所规定的义务,以此作为判断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标准,可以将如下情形界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 2肇事后逃逸不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罚
法律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 3肇事后逃逸构成犯罪的怎么处罚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 4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怎么办
交通事故未处理,肇事者逃逸怎么办?先向112指挥中心报警,民警会先抢救伤者,保护现场。然后决定是否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作出事故认定……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理。
一、办理程序
向112指挥中心报警,112指挥中心接警后,通知值班民警→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初步了解案情→是否道路交通事故→立案、现场勘查、调查取证→作出事故认定,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追究刑事责任→宣布责任认定,并告知当事人申请调解或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是否共同申请调解→组织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制作《损害赔偿调解书》→根据违法事实作出处罚。
二、提交的资料
1、持交通事故当事人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及有效期限内的商业保险单据。
2、开具工资证明、户籍证明、诊断证明、药费单据、车物损失证明。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的处罚“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