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掩饰隐瞒犯罪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
你好1、如果你父亲只实施了回收两辆破旧电动两轮车的行为,没有其他类似的行为,而且两辆车的价值不足5仟元的,那么无论你父亲主观上是否有犯罪故意,因为尚未达到追究犯罪的标准,所以不应作犯罪处理。2、此案的关键是“我爸跟那人说好了等他车子的发票再处理”,这一事实有无证据证明;换句话说,卖车人就此事实的供述与你父亲的陈述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在“之前从没有接手类似的生意”的前提下,你父亲不构成犯罪。3、每个案件的事实都不尽一致,我只是根据你介绍的情况推测;建议在当地,聘请专业从事刑事业务的律师提供帮助。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法律上这个罪名的犯罪构成及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15年6月1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符合本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为近亲属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且系初犯、偶犯的; (三)有其他情节轻微情形的。 行为人为自用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财物价值刚达到本解释第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标准,认罪、悔罪并退赃、退赔的,一般可不认为是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酌情从宽。
所以,如果您说的情况确实涉嫌了犯罪,情节轻微的话,完全有不予批捕的可能性。检察院不批铺并不代表不够成犯罪,只是犯罪嫌疑人无须被强制羁押而已,法定的程序还会继续往下进行,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转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然后再转法院进行审判。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我上面提到的司法解释里规定的情形,还有可能免于处罚。
我们最近便代理了这样一个案件,当事人因做生意向亲戚借钱1000万元,后通过公安机关得知亲戚的钱系犯罪所得,亲戚已经被刑事立案且刑事拘留,公安机关要求当事人退赃,当事人借来的钱已经全部投入到生意里,没有办法退赃。春节前公安机关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将当事人刑事拘留,当事人家属委托了我们,我们了解了案件情况之后,认为当事人的行为并不够成犯罪,便向公安机关递交了法律意见书,后公安机关采纳了我们的建议,释放了当事人。当然,赃款应该予以退还,一定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追赃工作。
希望我的回答暂时可以帮到您,具体的情况,还建议您找律师面谈咨询。
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你好,具体分析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入罪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 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
(二)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司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构成犯罪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所以,如果是符合上面规定情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
《解释》第三条规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是指如下情况: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三)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四)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五)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
司法解释对掩饰、隐瞒涉及机动车、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的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认定“情节严重”已有规定的,审理此类案件依照该规定。
符合上面规定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量刑指导意见】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
对于自首情节,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
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犯罪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如何判处罚金】
根据《中户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2条的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罚金数额标准的,罚金的最低数额不能少于一千元。
综上所述,情节一般的可以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自首一般情况下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关于罚金的数量要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涉嫌掩饰隐瞒犯罪“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