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和酒驾撞人哪个严重
肇事逃逸和酒驾撞人哪个严重
依我之见:‘’醉驾‘’产生严重后果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而‘’肇事逃逸‘’后产生严重后果者最高可判十五年徒刑。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差别?特从法理上作如下分析:
一,关于‘’醉驾驶机动车‘’及“严重后果‘’的法律分析。‘’醉酒驾驶机动车‘’罪,简称‘’醉驾罪‘’。其全称应该叫‘’危险驾驶罪,来源于《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的罪名的罪状表现之一,该罪区别于交通肇事罪的本质点一一该罪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即主观明知法律禁止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而故意为之(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其主观恶性是置可能的公共安全不顾、置法律的红灯视而不见的‘’藐视法律的流氓心态‘’,正因为如此,立法者(全国人大)在规定该罪构成时只需两点:A,饮酒后经检测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八十毫克以上,B,达标后仍在公共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即只需‘’醉酒‘’和‘’驾车‘’两个行为就构成该罪,这就是法理上所说的‘’行为犯‘’而不是交通肇事罪的‘’结果犯‘’。一旦‘’行为犯罪‘’构成,就应当在最长六个月拘役由法院判处。
如果‘’醉酒驾车产生严重后果‘’呢?比如造成一人死亡三人以重伤,或三人以上死亡多人重伤如何定罪量刑?根据法律规定‘’按照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和主客观一致原则,既然‘醉驾罪’主观上是直接故意,那就必须在故意犯罪中来确定罪名,最恰当的应该是:A,死亡一人或重伤一人的应定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间接故意),其处刑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B,死亡三人以上或重伤三人以上的,意识到已发生交通事故,仍继续冲撞驾驶的应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处刑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二,那么,”交通肇事逃逸‘’产生‘’严重后果‘’法律又是如何量刑的呢?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规定:A,交通肇事当场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徒刑,由原来三年以下升格为三年以上徒刑,不得缓刑。B,交通肇事致伤者不顾逃逸后死亡的,处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徒刑。C,交通肇事后将伤者带走藏匿或抛弃后死亡的,按故意杀人(间接故意)定罪处罚,处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上述两种罪名及‘’严重后果‘’的定罪量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立法者对主观故意,尤其是直接故意者是持严厉打击的立场。所以,每一位机动车驾驶员应该树立‘’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守法意识,更要培养这种好习惯,同时,开车一旦发生事故,应该保护现场、报警、积极抢救伤者。反之,醉酒驾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肇事逃逸,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逃逸者而言,现代高科技的天眼遍布交通道路的各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请问:跑得脱吗?
能不能判死刑,看具体罪名的认定。交通肇事罪,没有死刑。
主观上如果是过失,酒驾、未避让行人、逃逸,显然负事故全部责任,同时造成人员死亡后果的,就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判3—7年;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也就是说,行人的死亡是由于肇事者逃逸而没有得到及时救助造成的,判7年以上,最高15年。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死刑。
如果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特别是在发生事故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说明行为人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危害到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安全,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伤亡的,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判10年以上、无期或死刑。
故意杀人罪,也可以判处死刑。
如果在撞人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遗弃之后逃逸,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其行为就不再是交通肇事性质了,而是构成故意杀人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个人认识,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留言。
肇事逃逸
事主发生交通事故后,为 “逃避法律责任追究”逃离现场的,构成“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在法律责任上,不管是交通安全管理的行政责任,或者是刑法的刑事责任,都是加重处罚的情节。
“肇事逃逸”,在事故责任认定上,如果“逃逸”致使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逃逸者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因此“交通事故逃逸”很可能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险”因“交通事故逃逸”是拒赔的。
交通肇事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并且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开颅”达到重伤害标准
根据《人体损失程度鉴定标准》被撞人头部因事故撞伤被医疗机构实施开颅手术的,达到“重伤”标准。
酒驾猛于虎!虎毒不食子!酒驾却害死亲生子!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情非常沉重!
父亲犯了错,却让儿子失去了幼小的生命!
如果说父债子还的话,对儿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祝儿子一路走好!
愿来生不再有这样无情无义无责任心的父亲!
对于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我们都希望出事的只是驾驶员自己,但这只是一厢情愿。酒驾事故一般都会伤及无辜,剥夺别人家的幸福,给他人带来痛苦。
酒后莫驾车,心里一定要牢记,尤其是作为清醒的同路人,一定要劝阻酒驾行为!
酒驾、醉驾、肇事逃逸、其中肇事逃逸处理后果最严重。(一)肇事逃逸处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根据肇事所致的后果严重程度也有不同的处理,严重的话构成交通肇事罪。(二)酒驾处罚标准: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肇事逃逸和酒驾撞人哪个严重“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