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顾精神病患者
如何照顾精神病患者
您好!有几点给您,希望对您有帮助。
1.尽快去精神病院:当您意识到自己的家人出现精神疾病征兆的时候,您首先会感到震惊、害怕、担心,极力想拒绝这一现实。但是,当这一征兆表现非常明确的时候,您又会感到无可奈何和不知所措。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您还是要同精神病院一这个对您来说既神秘又恐怖的地方打交道。这里需要提醒您的是,尽量缩短从发现病情到就诊的时间,一怀疑某个家人有精神上的问题,就立即到医院来咨询,对您不会有任何损失,如果医生说这种情况不是精神疾病,那么皆大欢喜;反之,则应马上开始治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早发现,早治疗”。缩短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对疾病的结局影晌巨大。
2.接受现实,稳定情绪:当您的家人被确诊为某种精神疾病之后,您便增添了一个新的角色—精神疾病患属。如何胜任这一新的角色对您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您会整日担惊受怕:家里有个精神疾病患者,是否随时会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如果别人知道了这件事,会怎么看?这是您以前不曾想也不会想到的。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确实给您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您还要忙于带患者看病,督促他服药,照顾他生活,还要到您或他的单位去办理各种手续等等,常听家属抱怨:“家里有个精神疾病患者,我都快‘疯’了。”此时,您最需要的就是尽快接受现实,稳定自己的情绪,这对您本人和患者来说,者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30多个国家成立了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属互助组织,通过交换经验,多数家属都能从中获得有关知识和情感上的支持。这就使得家属更有信心帮助患病的亲人。很可惜,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样的组织,但是我们正在为此努力,希望不久将成立这样的组织,为家属和患者提供更多实际的帮助。
了解精神疾病的知识:您需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各类精神疾病的主要症状,各种治疗药物的特点和不良反应,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以及治愈后如何防复发,如何进行心理、社会康复等知识。这些知识对您至关重要,有了它,您就可以心中有数,临危不乱,知道如何有的放矢地观察病情,安排患者的生活,知道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处理等。
感谢邀请。父母不在了,又无兄弟姐妹,精神病人此时无人照顾该怎办?
直接回答题主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的患者属于“三无人员”,应该向残联求助,有残联出费用,将患者安置在民政系统的康复机构,住院期间几乎是不需要患者自己花钱的。
政府重视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工作
对于社会上的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以及“三无”精神病人、“流浪”精神病人,国家规定, 按属地管理原则, 由县 (市、区) 政府负责本辖区内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管理的所有工作。
相信各地区已经建立或正在完善此政策,由综治办牵头, 公安、卫生、民政、残联、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协同,确保流浪在社会上的重性精神病人得到有效救助。
同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会成立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本地区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管理工作, 包括入户排查、建档、报告、危重情况处置。
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各类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精神病人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精神病人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而且,对于题主所说的情况,也的确是“有门可循”。
作为患病家庭的亲人们,大家应该做什么
虽然国家政策给予患病家庭用一定的扶持,但作为家属,大家更需要做到细心、周到。
首先,从自身做起,做好对精神疾病的宣传工作,呼吁大众患病后尽早就医,而且防止近亲结婚,尤其双方均未患病高发的家庭。这样做可以使人们注重精神卫生, 是提高心理卫生水平, 减少精神障碍发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其次,监督病人按时服药, 这样做可以防止精神疾病给病人带来的工作、生活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防止或减少精神疾病的复发。
第三,定期与医生联系, 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神病人, 以帮助他们及时恢复, 减少严重结局的发生。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内容
回答这个问题,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哥哥在1996年年底在厦门打工,可能是因为失恋打击,患精神分裂症至今有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是一步患难史,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了。
从哥哥患病起,父母从来没有放弃过,家里积蓄都用在治病上,刚开始几年省内医院都住遍了,可是这种病是会复发的,就这样反反复复折腾好多年,父母也是心累体乏就没过过几年安稳日子。
哥哥如果没有家庭照顾,可能也是流浪街头,甚至更差的结果。这些年也一直在家吃药,最少每天晚上一次抗精神病药要跟上(正常是一天两次),如果有时叫不动吃药,只要连续两天,明显就会反常,甚至会有暴力倾向,情况再严重下去,就会让社区民警带着去县里精神病患者收容所,这种收容所费用不高,他们能用非常规手段制服(电棒),到那的人个个老实的很。其实这种收容所和流浪狗收容所没啥区别,根本就没把这些当人看,房间阴暗潮湿,每天水煮白菜萝卜,今年上半年我哥哥因为胃溃疡半个月吃啥吐啥,也不会联系家属,后来去探视看到一个人皮包骨,才接回家治疗。
上月父亲意外去世,母亲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照顾哥哥的任务就必须我接手了,计划月底辞职回家,好好照顾家人,好好陪陪母亲和孩子。
所以说,如果家里出现过这种病人,初期要好好治疗,会有部分人能够治愈,对于家庭出现这样的病人……只能一声叹息来形容了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的照顾重点是陪伴患者及时就诊、督查按时按量服药、监测病情变化、提供情感心理支持。
陪伴按时就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没有病,拒绝就医,需要家长陪护就诊,患者説不清病情,需要家人补充病史资料,以便医生准确 诊治。
监测病情变化:精神分裂症复发率非常高,治疗不容易彻底,每一次病情复发对患者和家人的信心都是一次打击,病情复发是有先预兆的,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情感不稳定就要警惕了,特别是出现幻觉、妄想、思维障碍,往往就是复发了,这时应立即看医生,调整药物,等到患者病情失控就只有住院了。所以监测病情很重要。
情感心理支持:家人要接纳患者的病情,尊重理解患者,又不能放任不管,从心理情感层面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正确对待病情,积极医治疾病,有助于患者获得更理想的康复水平。
督查按时按量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经常发生拒用药物、藏药不服的现象,得不到充分治疗,将导致治疗不彻底、症状残留,甚至病情复发。
对于患者服药情况,家人不仅要强调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水平,家人需要家人经常监督检用药情况,还要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并与医生保持联系,及时处理副作用,由于药物的个体差异较大,这其中有一个不断调整药物的过程,通过观察患者的变化,最终才能选出疗效好,副作用少、更适合患者使用的药物。
【爱是心理问题的根源,爱是疗愈心灵的良药。接纳自己、爱自己,才有能力付出受,付出爱,才会收获更多的爱】。爱学三论【自愈力●心灵公社】写给积极自救渴望阳光的人生!
关于精神经病的话题上次已经有讨论过了,主要管理还是这个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他们有义务看管照顾病人,不让他成为社会的公害。小区物业公司只是负责小区的日常运作,他们没有这个义务,不过可以协商,由精神病人监护人与业主发起,让小区腾出一个地方专门管理这些病人,要那种偏僻的地方,才不会吵到别人,将精神病人强制关在这里管理,这样一方面监护人好照顾精神病人,一方面精神病发作也不会伤及他人,这只是我的想法,一般小区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最佳办法就是劝监护人把已发病的精神病人送到精神病院,那里才是他们该去的地方。
精神分裂症可不是一般的精神病,他(她)随时可能手脚狂舞或自己神神叨叨,也及有可能抓住什么器械伤害他人,家人应该怎样照顾为好?最好是送到精神病院,或者把他(她)捆绑住否责后果不堪设想。
感谢邀请。
我理解您的问题是在家里怎样照顾精神分裂症患者,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一些帮助。
1.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精神活动都具有明显的障碍,患者的思维也经常脱离现实,不能正确的理解和处理客观事物,从而会出现冲动、伤人自杀、外走、自伤、毁物等行为,病人家属要保障病人的安全,这也是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非常重要部分。病人在发病期的时候要避免病人接触危险品,(精神科危险品包括:玻璃制品、绳索物品、刀具、打火机等),也要不离视线陪护病人,防止病人独自外走。
2.很多发病期的病人会沉浸于自己的症状中,不知料理个人生活,个人卫生也很差,饮食也不规律,有的病人也有睡眠障碍。在饮食方面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对症给予评估,拒食的病人要根据病情分析原因给予对症处理,暴饮暴食的病人要注意限制进食量,防止病人出现噎食。要控制病人的进餐速度,年龄长的病人必要时给予流食。
3.保证病人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利于疾病病情康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睡眠质量的好坏也预示着病情的好坏。
4.要督促病人自己料理个人卫生,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为病人的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5.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差也是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病人服药家属要监护,服药后检查一下病人的口腔,手心、水杯有没有藏药,也要防止病人吐药。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
6.家属也要多关心病人,让病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家属为病人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保持家庭的良好气氛,帮助病人养成规律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题高社会适应能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一些帮助。(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专业精神心理科医生,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人最不能选择的就是出身,还有和谁成为家人,所以既然遇上,我们只有积极面对,而不是逃避,想逃也逃不掉。
其实作为医者,自然会同情每一个病人,因为谁都不想得病,尤其谁都不想得不治之症。如果家人得的是肿瘤,哪怕再难治,也能积极应对,为何是精神病就不可以了?因为精神病有其特殊性,思想,心理出了问题。要是两人坐在一起不说话,谁又能断定谁有精神病?正因为精神病特殊性,明明是残废,却能走能跳;明明是绝症(终身患病),却健康存活。许多人把他们和健康人等同,确实他们躯体没有任何疾病。只有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家人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说说精神病人在家都有那些问题,具体因个人而异,有些人有这个或者那个情况。首先是智力的问题,比如先天性的精神发育不良,比如后天的脑袋创伤,会导致智力的减退。笔者见过一场车祸使人回到三岁的情况,庆幸人还在,庆幸比植物人情况好。但是庆幸的同时,是智力再也回不去了。当然他们这些病人一般不止智力发育不良,还有情感、行为的不受控制,所以归类在精神病这里已经是世界通例,单纯智力发育不好也归类在精神病里的,叫精神发育迟滞。那这种病人怎么应对?简单讲,3岁的智商,你知道也想象得到会做出那些行为的,问题是他们身体不是3岁。3岁哭闹,打你一下你不觉得痛;关键是一个成人哭闹,再打你一下,后果可以想象得到。
再者就是精神分裂症了。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综合征,是一类疾病。比如幻觉,妄想;比如思维古怪;比如异己体验,比如装作幼稚;反正五花八门。还有孤僻,懒散这样的退缩症状。
还有就是抑郁,躁狂这一类。抑郁,就会自伤自杀;躁狂就会打人,不负责任,毛糙,易激惹。
那作为家属该怎么办?第一个调整好自己心态,确实对着一个这样家人,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及经济支出,而且许多病人病情反反复复,到最后,家人都会失去耐心,就像之前提到,谁都不能选择谁作为自己家人,谁都不愿得病,所以还是给以更多耐心。第二,照顾保护好自己,身体是本钱,要照顾病人,身心疲惫,不能伤到自己,需要及时了解病人心理动态,病人在稳定阶段,一般还是安静的,如果已经很躁动就要注意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第三,就是保护好病人,定时监督服药,鼓励参加劳动,体育锻炼,提供想对安静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了解病人动向,服药是控制症状不复发的基础,对于智能障碍的,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尽量防止病人自伤、伤人等行为,这个自伤精神症状支配会出现,抑郁会出现,智力低下也有打自己可能。伤人就更加常见,必须时再送专科医院治疗,精神病人必须规范治疗,规范服药,加上家人支持,社会关怀,会有更好的治愈可能。
以上是律师为大家讲解的关于”如何照顾精神病患者“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