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知识产权侵权?
(一)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我国企业发展的前景是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中小企业而言,独立研发和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味模仿,中小企业必然难以做强。
(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衔接企业应针对现已开发或准备开发的产品进行专利权、着作权、商标权等方面保护措施的作全面策划,并体现在注册、经营、合同、等各方面,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衔接。
(三)建立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以专利为例,专利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信息情报收集机制、分析处理机制和告警机制。以专利的跟踪、预警与监控工作为例:一是对已授权专利,应严格执行所规定的为维护专利所必需的各项措施;二是评估对手或合作伙伴的授权专利,也应区别对待,区分可自己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技术、可以参与竞争的技术,值得购买技术等;三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同行业中是否有擅自使用本单位专利技术的情况,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对方的侵权行为。对专利的申请、授权、纠纷以及贸易中的专利现状、发展趋势进行跟踪和调研分析,制定知识产权预警预案。
(四)强化防范意识与法制建设,遏制恶意侵权诉讼恶意诉讼是近年来发生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的特殊现象,是当事人基于恶意,为追求不法、不当利益或达到其他非法目的提起诉讼的违法行为。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之所以被提起甚至得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律制度尤其是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缺损造成的。
企业前期的投入和研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是如果能合法规避专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反之,如果投入大量资金后,辛苦发明的高价值专利成果没有做好反规避的工作,最后导致专利作废无效,成果拱手相让。
专利规避是一种合法竞争行为,那么如何做好专利规避和反规避呢?适合和不适合的情况有些呢?
一、企业做好规避和反规避应该从以下几点出发:
1、企业是自主创新还是改进某一项技术,首先就是要做相关的检索分析和调查,调查相关市场是否有类似的技术,如果专利存在,分析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如果不是很了解这个流程,可以委托相关的专业机构来分析调查,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最终的结果就是落入他人的专利圈套中。
2、我们调查了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后,可以通过组合发明,改进或者更改零部件以及技术替代,来组合新的发明,确定重点研发的内容,避免重复工作,争取提前申请专利保护,夺得市场先机。
3、在发明过程中,如果无法规避开障碍,可以采取寻求专利权人的专利许可和转让的措施,确保发明继续实施。
4、如果侵权专利存在专利权明显不稳定的情况,也可以通过专利无效检索分析并保全无效证据,这样可以避免规避设计带来的成本投入和性能损失。
二、适合的情况:
首先攻防双方的某一方需要有高价值的专利,其次是难以合作和授权,或者是授权条件非常苛刻,比较划不来,这样的高价值专利才有采取专利规避与反规避措施的必要。
三、不适合的情况:
普通专利和低价值的专利是没有必要采取专利规避与反规避措施的,转让或者合作比较方便、相对代价也不高昂的专利技术也无需采取专利规避与反规避措施。
四、需要采取专利规避的情况:
1、行业内已有人申请了专利,抢占了先机,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2、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有配套的保护措施,难以直接使用其成果;3、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市场反应情况良好,自己也想从中分杯羹;4、竞争对手的专利限制作用强烈,且拒绝与人分享他的专利技术;5、行业内竞争非常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又缺少专利技术亮点;6、国家机关对知识产权的违法力度打击较重,仿冒有害公司发展;
7、专利转让或许可经营的成本过高,可能引起公司的竞争力下降;8、 企业或行业的利润极薄,竞争力差,承担不起专利方面的波折;9、通过正常渠道获取专利转让或授权的途径不顺畅,难以协调好。
五、需要采取专利反规避的情况:
1、竞争对手的专利规避措施会影响自己的专利实施;
2、竞争对手的专利规避措施会影响公司的产品利润;
3、竞争对手的专利规避措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
4、竞争对手的专利规避措施会影响公司的宣传和形象;
5、竞争对手的专利规避措施会影响公司的今后发展战略。
专利规避设计要真正运用得好需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且在规避设计前,需对本领域技术的专利进行全面的检索和分析,才能有效避免规避了一项专利又侵权了另一项专利。
首先,在规划技术和产品时,要把知识产权作为新产品去策划,不要等发生问题了,在做亡羊补牢的事情。在专利形成初期,要进行专利查新,对同类和相似的产品或技术进行分析,这对以后规避知识产权侵权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次是要加强行业自律,侵权分无意侵权和恶意侵权,通过行业自律,提高行业合理应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思,树立长期发展的意识,不出现恶意侵权,是一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尊重。